侨肸
【拼音】:qiáo xī
【注音】:ㄑ一ㄠˊㄒ一
【结构】:侨(左右结构)肸(左右结构)
【简体】:侨肸
【繁体】:僑肸
词语解释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侨肸[qiáoxī]⒈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
基础解释用以借称哲人贤士。
引证解释⒈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引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殷德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
网络解释侨肸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殷德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
综合释义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殷德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侨肸[qiáoxī]用以借称哲人贤士。春秋时代郑子产与晋叔向也。子产,公孙侨之字;叔向,羊舌肸之字,并一代之贤才也。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殷往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
网友释义qiáobìㄑㄧㄠˊㄅㄧˋ侨肸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殷德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
汉语大词典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殷德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
其他解释春秋时代郑子产与晋叔向也。子产,公孙侨之字;叔向,羊舌肸之字,并一代之贤才也。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殷往嗣秀才,今之侨肸者也。」
其他释义1.指春秋郑大夫公孙侨(子产)和晋大夫羊舌肸(叔向)。二人友善,并以才智见誉于当世。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羊陆之交﹐往来侨肸之好。'后用以借称哲人贤士。
读音:qiáo
[qiáo]
(1)(动)侨居:~民|~胞。
(2)(名)侨民:~眷|归~|华~|难~|外~。
读音:xī
[xī]
(名)多用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