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力
【拼音】:mián lì
【注音】:ㄇ一ㄢˊㄌ一ˋ
【结构】:绵(左右结构)力(独体结构)
【简体】:绵力
【繁体】:綿力
词语解释绵力miánlì。(1)微薄力量。绵力[miánlì]⒈微薄力量。例竭尽绵力。英one’slimitedpewer;
基础解释谦词。犹微力,谓能力薄弱。
引证解释⒈亦作“緜力”。谦词。谓能力薄弱。引隋江总《辞行李赋》:“进学慙於枝叶,緜力谢於康衢。”宋苏轼《答李方叔书》:“至於富贵,则有命矣,非绵力所能必致。”清赵翼《陔馀丛考·绵力》:“谦言力之薄曰‘緜力’。”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以微事相委,本亦当效绵力,顾境遇所迫,尚有不能已於言者。”
综合释义“緜力”。谦词。谓能力薄弱。隋江总《辞行李赋》:“进学慙於枝叶,緜力谢於康衢。”宋苏轼《答李方叔书》:“至於富贵,则有命矣,非绵力所能必致。”清赵翼《陔馀丛考·绵力》:“谦言力之薄曰‘緜力’。”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以微事相委,本亦当效绵力,顾境遇所迫,尚有不能已於言者。”
汉语大词典亦作“绵力”。谦词。谓能力薄弱。隋江总《辞行李赋》:“进学惭于枝叶,绵力谢于康衢。”宋苏轼《答李方叔书》:“至于富贵,则有命矣,非绵力所能必致。”清赵翼《陔馀丛考·绵力》:“谦言力之薄曰‘绵力’。”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以微事相委,本亦当效绵力,顾境遇所迫,尚有不能已于言者。”
国语辞典力量薄弱。绵力[miánlì]⒈力量薄弱。引隋·江总〈辞行李赋〉:「进学惭于枝叶,绵力谢于康衢。」
辞典修订版力量薄弱。隋.江总〈辞行李赋〉:「进学惭于枝叶,绵力谢于康衢。」
其他释义1.亦作'绵力'。2.谦词。谓能力薄弱。
1.所以晚辈此次前来,除奉父辈严命洽谈商事,也是想化解此一纷争,为我同胞略尽绵力。
2.一班由不相识到相识的伙伴,为著小小热诚,一起远赴遥远的他方付出小小绵力。
3.她觉得自己似乎已经为环保尽绵力了。
4.众勇士,或存或亡,皆战于此,已奉祭此地,我等绵力不能增其圣以毫厘,或减以寸分。
5.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爱因斯坦
6.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以期对语文教育中落实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略尽绵力。
7.有幸为美化您的办公环境而贡献我们的绵力是亚特公司一贯的追求。
8.“为善最乐”为了响应和支持新加坡新明日报所举办的慈善活动,新加坡古乐团很荣幸的被邀请参与并出一份绵力。
9.传言阁下有万钻珠兰一颗,价迂千万,若能捐出变卖,或可为此灾,略尽绵力。
10.为充分展示作品的所写内容,本文借助史料进行推理并对这方面的史料进行甄别,以期为推进毛生平研究稍尽绵力。
读音:mián
[mián]
(1)(名)丝锦:~绸。
(2)(动)绵延:连~。
(3)(形)柔软:软~~。
读音:lì
[lì]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