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
【拼音】:xiāng lú fēng
【注音】:ㄒ一ㄤㄌㄨˊㄈㄥ
【结构】:香(上下结构)炉(左右结构)峰(左右结构)
【简体】:香炉峰
【繁体】:香爐峰
词语解释山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南,庐山之北。奇峰突起,状似香炉,气霭若烟,有如焚香,山下有瀑布,顶有巨石,其形如人,为庐山名胜之一。
基础解释见/'香炉峰/',见/'香炉峰/'。
引证解释⒈同“香鑪峯”。亦作“香鑪峰”。江西省庐山北部名峰。奇峰突起,状似香炉,峰顶水气郁结,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有数峰。北香炉峰下有白居易草堂遗址。附近多瀑布,为庐山胜景之一。引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唐白居易《登香炉峰顶》诗:“迢迢香炉峯,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宋辛弃疾《玉楼春》词:“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峯一笑。”
网络解释香炉峰(绍兴会稽山山峰)香炉峰,与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它是会稽山诸峰之一,相传山上有“金简玉字之书”,夏禹发之,得“知山河体势”,终于治平洪水。香炉峰高354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峰由此而得名,这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
综合释义同“香鑪峯”。亦作“香鑪峰”。江西省庐山北部名峰。奇峰突起,状似香炉,峰顶水气郁结,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有数峰。北香炉峰下有白居易草堂遗址。附近多瀑布,为庐山胜景之一。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唐白居易《登香炉峰顶》诗:“迢迢香炉峯,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宋辛弃疾《玉楼春》词:“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峯一笑。”香炉峰[xiānglúfēng]山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南,庐山之北。奇峰突起,状似香炉,气霭若烟,有如焚香,故称为「香炉峰」。山下有瀑布,顶有巨石,其形如人,为庐山名胜之一。也称为「石人峰」。
汉语大词典亦作“香炉峰”。亦作“香炉峰”。江西省庐山北部名峰。奇峰突起,状似香炉,峰顶水气郁结,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有数峰。北香炉峰下有白居易草堂遗址。附近多瀑布,为庐山胜景之一。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唐白居易《登香炉峰顶》诗:“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宋辛弃疾《玉楼春》词:“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
国语辞典山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南,庐山之北。奇峰突起,状似香炉,气霭若烟,有如焚香,故称为「香炉峰」。山下有瀑布,顶有巨石,其形如人,为庐山名胜之一。
辞典修订版山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南,庐山之北。奇峰突起,状似香炉,气霭若烟,有如焚香,故称为「香炉峰」。山下有瀑布,顶有巨石,其形如人,为庐山名胜之一。也称为「石人峰」。
其他释义1.见'香炉峰'。
1.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2.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登上了香山的香炉峰。
3.这香炉峰内寨,很多黑风寨的土匪,还真是头一次进到内寨里来。
4.这位公子,小道虚风,出身香炉峰紫云观,敢问公子,可是去往白鹿书院么?
5.待在原地休息了十几分钟后,许斌带着狗子继续往三道岗摸去,看到三道岗后就已经是香炉峰的内寨。
6.而这紫云观,地处庐山香炉峰半山腰处,已经历时上百年之久。
7.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8.好阴险的家伙!感叹这个马六果然是个阴险歹毒的家伙时,躲在房间阴暗角落中开枪的家伙,在许斌猜测来,必然就是香炉峰的大当家马六无疑。
9.就在跟来的土匪还有些搞不清状况,为何进到这里还下令撤退时,寂静夜色中突然传出一句,让所有香炉峰土匪如坠寒窟的话。
10.站在中国北京的香山之顶香炉峰,您可以将古城美景尽收眼底。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谷物的芳香。
(2)(形)气味好闻:~草|~料。
(3)(形)食物味道好:饭做得很~。
(4)(形)吃东西胃口好:饭吃得~。
(5)(形)睡得塌实:睡得正~呢。
(6)(形)受欢迎;被看重:吃~|这种化肥在农村很吃~。
(7)(名)香料:檀~|沉~。
(8)(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香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烧~|蚊~|一炷~。
(9)(动)〈方〉亲吻:~面孔。
(10)(xiānɡ)姓。
读音:lú
[lú]
(名)炉子:火~|锅~|电~|围~烤火。
读音:fēng
[fēng]
(1)(名)山突出的尖顶。
(2)(名)形状像山峰的事物:驼~。
(3)(名)比喻最高的境界:登~造极。
(4)(名)用于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