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孝出弟
【拼音】:rù xiào chū tì
【注音】:ㄖㄨˋㄒ一ㄠˋㄔㄨㄉ一ˋ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基础解释见/'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引证解释⒈见“入孝出悌”。
综合释义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宋·朱熹《〈小学〉题辞》
汉语大词典见“入孝出悌”。《汉语大词典》:入孝出悌 拼音:rùxiàochūtì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宋叶适《孟达甫墓志铭》:“诸子敬奉教,从进士,贡有司,入孝出悌,朝经暮史,闾巷之间循循焉。”亦作“入孝出弟”。宋朱熹《〈小学〉题辞》:“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馀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其他释义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近义词 入孝出悌
1.小学之方,洒扫应对,入孝出弟,动罔或悖。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宋·朱熹《〈小学〉题辞》
读音:rù
[rù]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读音:xiào
[xiào]
(1)(动)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孝顺
(2)(名)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名)丧服:穿~|带~。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