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副榜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副榜

副榜

【拼音】:fù bǎng

【注音】:ㄈㄨˋㄅㄤˇ

【结构】:副(左右结构)榜(左右结构)

【简体】:副榜

【繁体】:副榜

解释

词语解释副榜fùbǎng。(1)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副榜[fùbǎng]⒈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英additionalnotice;

基础解释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引证解释⒈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始于元至正八年。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举人以作官的机会。嘉靖中有乡试副榜,名在副榜者准作贡生,称为副贡。清只限乡试有副榜,可入国子监肄业。参阅清俞樾《茶香室四钞·副榜》。引《元史·百官志八》:“是年(至正八年)四月,中书省奏准……三年应贡会试者,凡一百二十人,除例取十八人外,今后再取副榜二十人。”《明史·选举志一》:“是时,会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写完了正榜,各官歇息了一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众官再出来升座,再写了副榜,然后填写前五名。”冰心《六一姊》:“这座棚是曲家搭的,他家出了一个副榜,村里要算他们最有声望了。”

网络解释副榜科举时代一种不同于正式录取的榜示,即于正式录取的正榜外,再选若干人列为副榜。

综合释义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始于元至正八年。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举人以作官的机会。嘉靖中有乡试副榜,名在副榜者准作贡生,称为副贡。清只限乡试有副榜,可入国子监肄业。《元史·百官志八》:“是年(至正八年)四月,中书省奏准……三年应贡会试者,凡一百二十人,除例取十八人外,今后再取副榜二十人。”《明史·选举志一》:“是时,会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写完了正榜,各官歇息了一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众官再出来升座,再写了副榜,然后填写前五名。”冰心《六一姊》:“这座棚是曲家搭的,他家出了一个副榜,村里要算他们最有声望了。”参阅清俞樾《茶香室四钞·副榜》。副榜[副榜为乡、会试正榜外取中者。据〔清史稿校注·选举志〕载:副榜入监,顺治二年@@@@@,令顺天乡试中式副榜增、附,准作贡监。廪生及恩、拔、岁贡,免坐监,与廷试。十五年@@@@@他贡停,惟副榜照旧解送。……乡、会试正榜外取中副榜。#####]副榜为乡、会试正榜外取中者。据〔清史稿校注·选举志〕载:副榜入监,顺治二年@@@@@,令顺天乡试中式副榜增、附,准作贡监。廪生及恩、拔、岁贡,免坐监,与廷试。十五年@@@@@他贡停,惟副榜照旧解送。……乡、会试正榜外取中副榜。

国语辞典旧时乡会试因名额限制,未能列于正榜而文字优良者,于发榜时别取若干名,列其姓名于正榜之后,称为「副榜」。副榜[fùbǎng]⒈旧时乡会试因名额限制,未能列于正榜而文字优良者,于发榜时别取若干名,列其姓名于正榜之后,称为「副榜」。引《明史·卷六九·选举志》:「是时,会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

辞典修订版旧时乡会试因名额限制,未能列于正榜而文字优良者,于发榜时别取若干名,列其姓名于正榜之后,称为「副榜」。《明史.卷六九.选举志》:「是时,会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也称为「副贡」、「副车」。

其他解释时乡会试于所取正卷外,别取若干名,谓之副榜。清时惟乡试有副榜,中式者得入国子监肄业,谓之副贡生。《明史·选举志》:「是时,会式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续通考·选举考》:「永乐四年三月传胪之明日,进所选副榜士亲策之,擢周翰等三人肄业翰林,余俱授学官。」;《续通考·选举考》:「神宗万历五年,命凡士子文字合式者,除正卷外,悉将各房补卷以次填入副榜,不拘额数。」;《清会典事例·礼部·学校·副榜事宜》:「十一年议准,副榜贡生,亦于四月十五日廷试,照例公阅,止序卷次先后,不定职衔,将恩拔副榜贡生,及岁贡生愿入监肄业者,一并送监,依期坐监,吏部会同院、礼部公考,以定职衔。」

其他释义1.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始于元至正八年。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举人以作官的机会。嘉靖中有乡试副榜,名在副榜者准作贡生,称为副贡。清只限乡试有副榜,可入国子监肄业。

副榜造句更多 >>

1.副榜是明清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亦称备榜,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以后还需要考举人。 

2.龙岩“副榜炉”技艺濒临失传。

3.陈贞慧曾中乡试副榜第二人贞慧也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

4.导报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龙岩永定的“副榜炉”,被电磁炉打败,产业日益萎缩。

5.自幼勤学善书,曾中副榜贡生,嗜好书画、碑贴的收藏与鉴裁,是广东有名的鉴赏家。

6.明崇祯间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谒选,授广西罗城知县,年四十五矣。

7.于成龙,生于明朝后期,少年得志,早早就中了秀才,考上明朝“副榜贡生”,生于明末清初的时代大变局中,于成龙的人生是在痛苦和思索中展开的。

8.据资料所载,他是举人榜的副榜备取生,在清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间曾任崖州知州。

9.永乐中,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

10.22名学生考正榜分当副榜生,滕州。

字义分解

读音:fù

[fù]

[ fù ]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 pì ]

剖开,裂开:“不坼不~”。

读音:bǎng

[bǎng]

[ bǎng ]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榜帖(官府的公告)。红榜。张榜。光荣榜。榜文。发榜。榜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榜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

[ bàng ]

1.摇船的用具:~人(船工)。

[ péng ]

1.同“搒”。

副榜相关成语

副榜相关词语

上一个:石榜

下一个:虎榜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