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哀辞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哀辞

哀辞

【拼音】:āi cí

【注音】:ㄞㄘˊ

【结构】:哀(上中下结构)辞(左右结构)

【简体】:哀辞

【繁体】:哀辭

解释

词语解释哀辞āicí。(1)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哀辞[āicí]⒈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英dirge;elegy;lament;

基础解释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

引证解释⒈亦作“哀词”。文体名。古用以哀悼夭而不寿者,后世亦用于寿终者。多用韵语写成。引《后汉书·杨脩传》:“脩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沉皇后》:“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宋苏轼《答秦太虚书》:“程公闢须其子履中哀词,軾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清袁枚《随园随笔·辨讹》:“晋挚仲洽曰:凡作哀词者,皆施於童殤夭折,不以寿终之人。”章炳麟《国故论衡·正赍送》:“今人以哀辞施诸寿终,斯所谓失伦者。”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

网络解释哀辞哀辞,是指<书>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多用韵文。语出《后汉书·杨脩传》:“脩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综合释义亦作“哀词”。文体名。古用以哀悼夭而不寿者,后世亦用于寿终者。多用韵语写成。《后汉书·杨脩传》:“脩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沉皇后》:“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宋苏轼《答秦太虚书》:“程公闢须其子履中哀词,軾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清袁枚《随园随笔·辨讹》:“晋挚仲洽曰:凡作哀词者,皆施於童殤夭折,不以寿终之人。”章炳麟《国故论衡·正赍送》:“今人以哀辞施诸寿终,斯所谓失伦者。”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哀辞[āicí]哀悼死者的文章,多以韵文形式写成。也作「哀词」。

网友释义哀辞,是指用来哀悼、纪念死者的文章,多用韵文。语出《后汉书·杨脩传》:“脩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汉语大词典亦作“哀词”。文体名。古用以哀悼夭而不寿者,后世亦用于寿终者。多用韵语写成。《后汉书·杨脩传》:“脩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沈皇后》:“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宋苏轼《答秦太虚书》:“程公辟须其子履中哀词,轼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清袁枚《随园随笔·辨讹》:“晋挚仲洽曰:凡作哀词者,皆施于童殇夭折,不以寿终之人。”章炳麟《国故论衡·正赍送》:“今人以哀辞施诸寿终,斯所谓失伦者。”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

国语辞典哀悼死者的文章,多以韵文形式写成。也作「哀词」。哀辞[āicí]⒈哀悼死者的文章,多以韵文形式写成。也作「哀词」。反颂辞

其他释义古代专用于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多用韵语:《欧阳生哀辞》。

哀辞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悼词

反义词 颂词 颂辞

哀辞造句更多 >>

1.湖低低地偃卧山前,将一份泪水盈盈的乞爱哀辞摆在铁石心肠者的脚边。

2.那天的追悼会上,他为敬爱的老师致了哀辞

3.那天的追悼会上,他为敬爱的老师致了哀辞.

4.所以倒不如叫做生之哀辞,比死之冥想还好些。

5.明武宗正德十年,王畿十八岁,与张氏结婚《王龙溪先生全集》卷二十《亡室纯懿安人张氏哀辞》。

6.但中国有着深厚的哀祭文化,从诔文、哀辞到祭文,甚至碑、形状、墓志,都可以用来哀祭逝者。

7.哀辞和诔文是先唐哀祭文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文体表现方面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8.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

9.全国各地送来了许多的哀辞、挽诗、祭文。

10.湖低低地偃卧山前,将一份泪水盈盈的乞爱哀辞摆在铁石心肠者的脚边.

字义分解

读音:āi

[āi]

(1)(形)悲伤;悲痛

(2)(动)悼念:~悼|默~。

(3)(动)怜悯:~怜。

读音:cí

[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上一个:哀丝豪竹

下一个:哀祭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