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砚席
【拼音】:tóng yàn xí
【注音】:ㄊㄨㄥˊ一ㄢˋㄒ一ˊ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砚(左右结构)席(半包围结构)
【繁体】:同硯席
词语解释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同砚席[tóngyànxí]⒈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
引证解释⒈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参见“同砚”。引《北史·元晖传》:“周文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唐刘禹锡《谢柳子厚寄迭石砚》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离羣。”
网络解释同砚席同砚席(同砚席)
综合释义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北史·元晖传》:“周文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唐刘禹锡《谢柳子厚寄迭石砚》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离羣。”参见“同砚”。
汉语大词典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北史·元晖传》:“周文礼之,命与诸子游处,每同砚席,情契甚厚。”唐刘禹锡《谢柳子厚寄迭石砚》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离群。”参见“同砚”。
其他释义1.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诗文或同学。
读音:tóng,tòng
[tóng]
[ tóng ]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同流合污。
4. 姓。
[ tòng ]1. 〔胡同〕见“胡”。
读音:yàn
[yàn]
(1)(名)砚台:笔~|端~。
(2)(名)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友。
读音:xí
[xí]
(1)(名)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的东西;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子|竹~|凉~。
(2)(名)席位:联~|专~|列~。
(3)(名)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议~|首~。
(4)(名)成桌的饭菜:酒~|宴~|筵~|坐~。
(5)(量)表示一定的量:一~话。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