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定理
【拼音】:jūn zhí dìng lǐ
词语解释均值定理,又称基本不等式。主要内容为在正实数范围内,若干数的几何平均数不超过他们的算术平均数,且当这些数全部相等时,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相等。
综合释义均值定理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函数求最值问题中有十分频繁的应用。
读音:jūn
[jūn]
(1)(形)均匀:平~|~摊|分得不~。
(2)(副)都;全:老幼~安|各项工作~已布置就绪。
读音:zhí
[zhí]
(1)(名)价值;数值:币~。
(2)(动)货物和价钱相当:~钱|~十元。
(3)(名)用数字表示的量或数学式运算所能得到的每一个结果:~为10。
(4)(动)指有意义或有价值;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一提。
(5)(动)遇到;碰上:正~春节。
(6)(动)担任轮到的一定时间内的职务:~班|~更|~勤|~日|~星|~夜。
读音:dìng
[dìng]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读音:lǐ
[lǐ]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