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沚
【拼音】:bì zhǐ
【注音】:ㄅ一ˋㄓˇ
【结构】:碧(上下结构)沚(左右结构)
【简体】:碧沚
【繁体】:碧沚
词语解释绿色小洲。碧沚[bìzhǐ]⒈绿色小洲。
引证解释⒈绿色小洲。引南朝梁武帝《首夏泛天池》诗:“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隋书·文学传·虞绰》:“践素砂,步碧沚。”
网络解释碧沚碧沚,读音bìzhǐ,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绿色小洲。
综合释义绿色小洲。南朝梁武帝《首夏泛天池》诗:“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隋书·文学传·虞绰》:“践素砂,步碧沚。”碧沚[bìzhǐ]碧沚,南宋闻名藏书家史守之藏书室名,与楼钥东楼齐名。清全祖望〔湖语〕云:「藏书之富,南楼北史。」注云:「宣献东楼,鸿禧碧沚最有名」。
汉语大词典绿色小洲。南朝梁武帝《首夏泛天池》诗:“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隋书·文学传·虞绰》:“践素砂,步碧沚。”
其他释义1.绿色小洲。
读音:bì
[bì]
(1)(名)青绿色的玉。
(2)(名)青绿色:~空|~波|金~辉煌。
读音:zhǐ
[zhǐ]
水中的小块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