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墩儿
【拼音】:pú dūn ér
【注音】:ㄆㄨˊㄉㄨㄣㄦˊ
【结构】:蒲(上下结构)墩(左右结构)儿(独体结构)
【简体】:蒲墩儿
【繁体】:蒲墩兒
词语解释蒲墩儿púdūnr。(1)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蒲墩儿[púdūnér]⒈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英cattailmat;
基础解释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
网络解释蒲墩儿蒲墩儿
综合释义一种以蒲草、麦杆编结成的圆形坐具。如:「明儿上街记得帮我买个蒲墩儿。」也作「蒲团」。
国语辞典一种以蒲草、麦杆编结成的圆形坐具,如:「明儿上街记得帮我买个蒲墩儿。」也作「蒲团」。蒲墩儿[púdūnr(变)púduēr]⒈一种以蒲草、麦杆编结成的圆形坐具。也作「蒲团」。例如:「明儿上街记得帮我买个蒲墩儿。」
其他释义1.用香蒲叶、麦秸等编成的厚而圆的垫子,农村中用作坐具。
1.日伪军极为恼火,开始对这五人进行残酷折磨,把他们的头按到水捅里,在后脑勺上放一蒲墩儿,然后上去一人往下踩,直到把人憋昏呛昏方止。
2.还有一次,邻村一个女孩从家里带了一个玉米外皮做的蒲墩儿到北京,没想到被一个路人一眼相中,当场花100元买了下来。(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3.还有一次,邻村一个女孩从家里带了一个玉米外皮做的蒲墩儿到北京,没想到被一个路人一眼相中,当场花100元买了下来。(www。chazidian。com/zj-133701/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pú
[pú]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蒲黄(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绒。蒲扇。
2. 指“菖蒲”:蒲节。蒲月(指农历五月)。
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
4. 古同“匍”,匍伏。
5. 姓。
读音:dūn
[dūn]
(1)(名)土堆。
(2)(名)大而厚的木头或用砖石、水泥砌成的基础:门~。
(3)(量)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两~谷子。
读音:ér
[é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