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豕
【拼音】:hài shǐ
【注音】:ㄏㄞˋㄕˇ
【结构】:亥(独体结构)豕(独体结构)
【简体】:亥豕
【繁体】:亥豕
词语解释1.《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於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后用以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误。2.谓猪。地支与生肖相配,亥配豕。
引证解释⒈参见“鲁鱼亥豕”。参见“鲁鱼亥豕”。引《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於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后用以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误。宋黄伯思《东观馀论·校定楚词序》:“此书既古,简册迭传,亥豕帝虎,舛午甚多。”清鲍廷博《<芦浦笔记>跋》:“右《卢浦笔记》十卷……三写之后,亥豕渐多,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清秋瑾《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籤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璵。”⒉谓猪。地支与生肖相配,亥配豕。引汉蔡邕《月令问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
网络解释亥豕亥豕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猪,出自汉蔡邕《月令问答》。
综合释义《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於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后用以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误。宋黄伯思《东观馀论·校定楚词序》:“此书既古,简册迭传,亥豕帝虎,舛午甚多。”清鲍廷博《<芦浦笔记>跋》:“右《卢浦笔记》十卷……三写之后,亥豕渐多,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清秋瑾《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籤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璵。”参见“鲁鱼亥豕”。谓猪。地支与生肖相配,亥配豕。汉蔡邕《月令问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
汉语大词典(1).《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后用以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误。宋黄伯思《东观馀论·校定楚词序》:“此书既古,简册迭传,亥豕帝虎,舛午甚多。”清鲍廷博《〈芦浦笔记〉跋》:“右《卢浦笔记》十卷……三写之后,亥豕渐多,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清秋瑾《题潇湘馆集》诗之一:“四壁牙签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玙。”参见“鲁鱼亥豕”。(2).谓猪。地支与生肖相配,亥配豕。汉蔡邕《月令问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
国语辞典语本《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后指因文字的形体相近而致传抄或刊刻错误,如:「这本书校勘不够严谨,亥豕之误,层出不穷。」
其他释义1.《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后用以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误。2.谓猪。地支与生肖相配,亥配豕。
1.这部书急着出版上市,校对的品质并不精审,鲁鱼亥豕的情况为数不少。
2.這部書急著出版上市,校對的品質並不精審,魯鱼亥豕的情況為數不少。
3.现今媒体追求快速报导的结果,往往致使鲁鱼亥豕的错误层出不穷。
4.中国文字颇多笔画近似,因而在书写上经常造成鲁鱼亥豕的讹误。
5.故不仅不知存世清代文献档案之总数,即书籍分类如何变通、版本庋藏应否标明,加以部居舛误,界划难清,亥豕鲁鱼,订正未遑。
6.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复古书原貌。
7.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復古书原貌。
8.古代文獻學家對古籍所出現魯鱼亥豕的錯誤進行逐字校勘,目的無非在盡量恢復古書原貌。
9.刊物的装帧、版面当然要讲究,但同时也必须防止鲁鱼亥豕的现象。
10.中国的典籍浩如烟海,其中难免偽讹衍脱、附会误传,以致鲁鱼亥豕,所在多有。
读音:hài
[hài]
(名)地支的第十二位。参看〔干支〕。
读音:shǐ
[shǐ]
(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