扢扎
【拼音】:gǔ zhā
基础解释象声词。形容行动快速,犹突然,立即。
综合释义象声词。形容行动快速,犹突然,立即。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今日将俺这父子情可都撇在九霄云外,则俺这三口儿生扢扎两处分开。”扢扎[gǔzhā]
汉语大词典象声词。形容行动快速,犹突然,立即。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今日将俺这父子情可都撇在九霄云外,则俺这三口儿生扢扎两处分开。”
读音:gǔ,xì,gē,jié
[gǔ]
[ gǔ ]1. 擦拭:“扢嘉坛,椒兰芳。”
2. 取。
[ xì ]1. 喜悦:“子路扢然执干而舞。”
2. 击。
[ gē ]1. 〔扢搭〕古同“疙瘩”,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
2. 〔扢秃〕突起的头疮,如“亲母为其子治扢扢。”
[ jié ]1. 颂扬:扬扢。
2. 扬起:把眉一扢。
读音:zā,zhā,zhá
[zhā]
[ zā ]1.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2. 把儿,捆儿:一扎线。
[ zhā ]1. 刺:扎针。扎花。
2. 驻、扎:扎营。
3. 钻:扎猛子。
[ zhá ]1. 〔扎挣〕方言,勉强支持(“挣”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