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鲢
【拼音】:bái lián
【简体】:白鲢
【繁体】:白鰱
基础解释头小鳞细,肉可食,是重要的淡水鱼类之一。亦称“鲢子”、“白鲢”。
辞典修订版动物名。硬骨鱼纲鲤科。体侧扁而高,略呈纺锤形,长可达一公尺以上。体呈青灰色,鳍是淡墨色。栖息在淡水河川或湖泊中,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生。也称为「竹叶鲢」。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lián
[lián]
(名)鲢鱼;头小鳞细;腹部色白;体侧扁;肉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