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
【拼音】:měng zi
【简体】:猛子
【繁体】:猛子
词语解释⒈ 见“扎猛子”猛子[měngzi]⒈见“扎猛子”
基础解释(名)游泳时头向下钻到水面下去。
引证解释⒈ 以头栽入水中的泅水法。引:《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老舍《骆驼祥子》八:“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⒈以头栽入水中的泅水法。引《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老舍《骆驼祥子》八:“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汉语大词典以头栽入水中的泅水法。《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老舍《骆驼祥子》八:“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
国语辞典⒈ 以头没入水中的泅水法。引:《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猛子[měngzi]⒈以头没入水中的泅水法。引《西游记·第三八回》:「呆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
辞典修订版以头没入水中的泅水法。《西游记.第三八回》:「獃子真个深知水性,却就打个猛子,淬将下去。」
其他释义1.以头栽入水中的泅水法。
1.在感情的世界里面,谁让你们付出的那么多呢?爱得白日下洪水滔天,到头来淹死的其实是自己,他几个猛子扎过去,你还没沉到水底时,透过一层层水波会看到,他已经在对岸搂着姑娘的肩膀连抱带啃了。
2.大家就在这样的地方游泳,在水里扎个猛子,比一比谁憋气的时间长,练一练狗刨式的游泳,根本不用担心淹到。
3.夏日里,清清的小河成了孩子们避暑的好去处,你看,他们在水中嬉闹着,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扎猛子摸鱼,玩得十分开心。
4.搞笑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听君一席话,省我十本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一个猛子扎下去,捞起一看是汪伦;持子之手,方知子丑!
5.这个小男孩儿的水性极佳,一个猛子游出了好远。
6.还有人往阿勒河里扎猛子,游到筋疲力尽,便躺在河边厚厚的草上吟诗诵赋。
7.猛子静如磐石、安如泰山,冷眼瞧着这只在手臂上张狂的蚊子。
8.可能你在扎猛子之前会深吸一大口气。
9.又是扎猛子,又是竖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我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追去,又喊又叫,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10.有本事你游啊,鱼狗扎猛子啊,青蛙打扑通啊……
读音:měng
[měng]
(1)(副)猛烈:勇~|突飞~进。
(2)(副)忽然;突然:~然|~地站了起来。
(3)(副)力气集中地使出来:~着劲儿干。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上一个:宓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