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主义
【拼音】:kǎo cí
词语解释第二国际中的机会主义派别和思潮。以考茨基为主要代表。否认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反对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自我标榜站在左派与右派之间的“中派”立场,实际上要左派放弃革命原则向机会主义投降。⒈第二国际中的机会主义派别和思潮。以考茨基为主要代表。否认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反对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自我标榜站在左派与右派之间的“中派”立场,实际上要左派放弃革命原则向机会主义投降。
网友释义考茨基主义是一种以考茨基为代表的机会主义思潮。它的特点是以“中派”面目出现,表面上不偏不倚,调和折衷,善于诡辩,实际上在任何重大问题上都隐蔽或公开地站在机会主义立场上。考茨基主义产生于第二国际,它反对暴力革命,认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必要采取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只能通过“人道主义和民主的道路”取得议会多数,“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纯粹民主”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它宣扬超阶级的国家观,反对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还提出“超帝国主义论”,否认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现代战争的根源。认为垄断发展的趋势,将是由国内垄断发展到全世界的垄断...
读音:kǎo
[kǎo]
(1)(动)考试:期~|他~上大学了。
(2)(动)检查:~察|~勤。
(3)(动)推求;研究:思~|~古。
(4)(名)(死去的)父亲:先~|如丧~妣(像死了父母一般)。
读音:cí
[cí]
(1)〈书〉
(2)(动)用茅或苇盖屋子。
(3)(名)蒺藜。
读音:jī
[]
(1)(名)基础:房~|地~|路~。
(2)(形)起头的;根本的:~层|~数。
(3)(名)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原子;被看做是一个单位时就叫基;如羟基、氨基。
读音:zhǔ
[]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读音: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