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
【拼音】:guó shāng
【注音】:ㄍㄨㄛˊㄕㄤ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殇(左右结构)
【繁体】:國殤
词语解释国殇guóshāng。(1)死于国事,为国牺牲的人。国殇[guóshāng]⒈死于国事,为国牺牲的人。例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朝宋·鲍昭《代出自蓟北门行》诗。英nationalmartyr;
基础解释死于国事,为国牺牲的人
引证解释⒈指为国牺牲的人。引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清钱谦益《四川叙州府兴文县知县张振德赠光禄寺卿谥烈愍制》:“壮矣,闔门之妇孺,皆为国殤。”清黄遵宪《再用前韵酬仲阏》:“任移斗柄嗟王母,枉执干戈痛国殤。”
综合释义死于国事,为国牺牲的人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清钱谦益《四川叙州府兴文县知县张振德赠光禄寺卿谥烈愍制》:“壮矣,闔门之妇孺,皆为国殤。”清黄遵宪《再用前韵酬仲阏》:“任移斗柄嗟王母,枉执干戈痛国殤。”
汉语大词典指为国牺牲的人。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清钱谦益《四川叙州府兴文县知县张振德赠光禄寺卿谥烈悯制》:“壮矣,阖门之妇孺,皆为国殇。”清黄遵宪《再用前韵酬仲阏》:“任移斗柄嗟王母,枉执干戈痛国殇。”
国语辞典为国牺牲生命的人。国殇[guóshāng]⒈为国牺牲生命的人。引唐·张说〈祭石岭战亡兵士文〉:「痛兹壮士,翦为国殇。」
其他释义〈书〉为国牺牲的人。
1.国殇之柱由岭南学院移送至浸会大学邵逸夫楼平台展览。
2.封侯将军事,战士半死生。头颅轻一掷,空有国殇名。
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4.端午怀诵心远楚,碧水蓝天沐椒兰,江河泛舟冲霄汉,两岸艾蒿避凶顽,悲情千古向天问,心中九歌颂万年,离骚一曲国殇舞,乘风破浪行航船。朋友,端午节快乐!
5.胜利不忘悼国殇,民族英烈,日月同光。
6.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7.其实这诗抄得并不贴切,因为第二句明显是在说崇祯,全诗只有一个主题国殇。
8.四季周天风吹雪,五载海浪柱国殇。
9.“抱石怀沙事可伤,千秋余意尚旁皇;希文忧乐关天下,莫但哀时作国殇。
10.下星期六适逢国殇日长周末,本校循例放假一天,祝大家有一个充实的假期。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shāng
[shāng]
(动)还没到成年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