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露
【拼音】:yí lù
【繁体】:遺露
词语解释⒈ 谓留下露水。⒉ 犹坠露。⒊ 犹显露。遗露[yílù]⒈谓留下露水。⒉犹坠露。⒊犹显露。
基础解释谓留下露水。犹坠露。犹显露。
引证解释⒈ 谓留下露水。引:《文选·陆机<叹逝赋>》:“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李善注:“夫露之在草,无一朝有餘。以喻人之居世,无一时而能故也。”⒉ 犹坠露。引:晋陶潜《闲情赋》:“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餘阴。”逯钦立注:“何孟春注:‘《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栖,休止。这句是説要在芳洁的地方休止。”⒊ 犹显露。引:萧军《第三代》第二部十五:“河流从几座山的空隙偶尔像蛇的肚腹似的遗露出一段段来。”⒈谓留下露水。引《文选·陆机<叹逝赋>》:“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李善注:“夫露之在草,无一朝有餘。以喻人之居世,无一时而能故也。”⒉犹坠露。引晋陶潜《闲情赋》:“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餘阴。”逯钦立注:“何孟春注:‘《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栖,休止。这句是説要在芳洁的地方休止。”⒊犹显露。引萧军《第三代》第二部十五:“河流从几座山的空隙偶尔像蛇的肚腹似的遗露出一段段来。”
综合释义谓留下露水。《文选·陆机<叹逝赋>》:“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李善注:“夫露之在草,无一朝有餘。以喻人之居世,无一时而能故也。”犹坠露。晋陶潜《闲情赋》:“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餘阴。”逯钦立注:“何孟春注:‘《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栖,休止。这句是説要在芳洁的地方休止。”犹显露。萧军《第三代》第二部十五:“河流从几座山的空隙偶尔像蛇的肚腹似的遗露出一段段来。”
汉语大词典(1).谓留下露水。《文选·陆机〈叹逝赋〉》:“野每春其必华,草无朝而遗露。”李善注:“夫露之在草,无一朝有馀。以喻人之居世,无一时而能故也。”(2).犹坠露。晋陶潜《闲情赋》:“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馀阴。”逯钦立注:“何孟春注:‘《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栖,休止。这句是说要在芳洁的地方休止。”(3).犹显露。萧军《第三代》第二部十五:“河流从几座山的空隙偶尔像蛇的肚腹似的遗露出一段段来。”
其他释义1.谓留下露水。2.犹坠露。3.犹显露。
读音:yí,wèi
[yí]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读音:lòu,lù
[lù]
[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lòu ]1.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