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答一合
【拼音】:yī dá yī hé
【简体】:一答一合
【繁体】:一答一合
词语解释⒈ 谓二人相互应答。一答一合[yīdáyīhé]⒈谓二人相互应答。
基础解释谓二人相互应答。
引证解释⒈ 谓二人相互应答。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説话。”⒈谓二人相互应答。引《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説话。”
综合释义谓二人相互应答。《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説话。”相互对答。《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
国语辞典⒈ 相互对答。引:《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一答一合[yīdáyīhé]⒈相互对答。引《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
辞典修订版相互对答。《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
其他释义1.谓二人相互应答。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dá,dā
[dá]
[ dá ]1. 回话,回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
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答。答报。
[ dā ]1. 义同(一),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hé,gě
[hé]
[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gě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