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薄
【拼音】:mián bó
词语解释⒈ 犹微薄。⒉ 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棉薄[miánbáo]⒈犹微薄。⒉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
基础解释犹微薄。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
引证解释⒈ 犹微薄。引:蛤笑《息争篇》:“宗教压力,至为棉薄。”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九章》:“我心力棉薄有所难于理会,写出歌辞来以求明证。”⒉ 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引:邹韬奋《经历》五一:“根据这个观点,我……愿竭尽我的棉薄,追随许多救国的同志们。”夏衍《关于关山月画展特辑》:“只要对于抗战救亡多少有点裨益的文化工作,我们都不惜替他尽一点棉薄。”⒈犹微薄。引蛤笑《息争篇》:“宗教压力,至为棉薄。”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九章》:“我心力棉薄有所难于理会,写出歌辞来以求明证。”⒉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引邹韬奋《经历》五一:“根据这个观点,我……愿竭尽我的棉薄,追随许多救国的同志们。”夏衍《关于关山月画展特辑》:“只要对于抗战救亡多少有点裨益的文化工作,我们都不惜替他尽一点棉薄。”
网友释义棉薄【拼音】miánbáo【注音】ㄇㄧㄢˊㄅㄠˊ1.犹微薄。2.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
汉语大词典(1).犹微薄。蛤笑《息争篇》:“宗教压力,至为棉薄。”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九章》:“我心力棉薄有所难于理会,写出歌辞来以求明证。”(2).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邹韬奋《经历》五一:“根据这个观点,我……愿竭尽我的棉薄,追随许多救国的同志们。”夏衍《关于关山月画展特辑》:“只要对于抗战救亡多少有点裨益的文化工作,我们都不惜替他尽一点棉薄。”
其他释义1.犹微薄。2.薄弱的能力。多用作自谦之词。
1.泛太平洋集团总裁潘思源说,希望能在两岸教育交流尽棉薄之力,他承诺将以百亿台币为目标全力援助。
2.秉持着为推广澎湖名特产略尽棉薄之力的理念,礼兴赏投入新产品的开发,致力于让大家饱尝澎湖名特产产品的优质风味。
3.大循环经纬双向小提花纯棉薄型色织物因格型循环大,色彩鲜艳,从经纬双向产生提花而使得花纹富于变化,外观丰满悦目,经济效益高,但生产难度大。
4.我痴心地演着五指木偶戏,就是尽自己的棉薄之力去改变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问题。
5.介绍一种纯棉薄织物的平幅前处理新工艺,该工艺采用了常压履带式练漂机退浆和练漂。
6.这十年来,为了工作付出不少时间与精神,收效虽不大,但能为中华文化略尽一点棉薄之力,我仍乐在其中。
7.但是,兼任委员较可能接受,因为她是委员之一,也是尽党员棉薄之力,若不参加可能被视为不团结,甚至更为孤立。
8.美新联盟曾中断30年,但最近双方又重缔盟约,展开联合军演,显示奥巴马有意让新西兰在再平衡亚洲政策中略尽棉薄之力。
9.据“中央社”报道,当年在土石瓦砾堆中被抢救出来的二十六位龙眼林小区老年人,今天纷纷主动捐款表达关怀,希望为四川灾民尽一份棉薄之力。
10.没有断过,这次我内人突然间灵感来了,对于一个艺术品52万就买了,同时,当时,他们抗议司法不够好,走上街头,我也参加了,对于司改都有尽棉薄之力。
读音:mián
[mián]
(1)(名)指草棉;草本植物;果实形状像桃;内有白色纤维;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种子可榨油。通称棉花。
(2)(名)指木棉;乔木;种子的表皮生有白色纤维;可用来装枕头、褥垫等。
(3)(名)棉花:~袄|~被|~田。
读音:báo,bó,bò
[bó]
[ báo ]1.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
2. 冷淡,不热情:薄待。
3. 味道淡:薄酒。
4. 土地不肥沃:薄田。
[ bó ]1.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2. 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薄寒。薄酬。菲薄。
3. 不庄重,不厚道:薄夫。薄幸(负心)。薄情。轻薄。刻薄。
4. 轻视:鄙薄。厚今薄古。
5. 不充实,不坚强:薄弱。
6. 迫近:薄近。薄暮(傍晚)。日薄西山。
7. 古同“箔”,帘子。
8. 姓。
[ bò ]1.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