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蕨
【拼音】:lǔ jué
【繁体】:鹵蕨
【拼音】:lǔ jué
网友释义卤蕨(学名:AcrostichumaureumL.)是卤蕨科、卤蕨属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米。根状茎直立。叶簇生,叶柄基部褐色,被钻状披针形鳞片,羽片多,基部一对对生,长舌状披针形,叶厚革质,干后黄绿色,光滑。孢子囊满布能育羽片下面,无盖。卤蕨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琉球群岛、非洲、美洲热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和香港。生于海岸边泥滩或河岸边。卤蕨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卤蕨作为园艺物种栽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民间卤蕨作为治疗创伤、止血、风湿、蠕虫感染、便秘、象皮病等的传统草药。卤蕨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概述图参考来源:)
读音:lǔ
[lǔ]
(1)(名)盐卤;熬盐时剩下的黑色液体;有毒;可使豆浆凝结成豆腐。也叫卤水。
(2)(名)卤素;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的统称。也叫卤族。
(3)(动)用盐水加五香或用酱油煮:~口条(卤煮猪舌)。
(4)(名)用肉类、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
(5)(名)(~儿)饮料的浓汁:茶~儿。
读音:jué
[jué]
(名)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用孢(bāo)子繁殖;嫩叶可吃;地下茎可制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