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塞
【拼音】:shǒu sāi
【注音】:ㄕㄡˇㄙㄞ
【结构】:守(上下结构)塞(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防守边塞。守塞[shǒusāi]⒈防守边塞。
引证解释⒈防守边塞。引《汉书·晁错传》:“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后汉书·马援传》:“守塞诸羌八千餘人诣援降。”南朝宋谢灵运《上书劝伐河北》:“若游骑长驱,则沙漠风靡。若严兵守塞,则冀方山固。”
网络解释守塞守塞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ǒusāi,基本意思是防守边塞。
综合释义防守边塞。《汉书·晁错传》:“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后汉书·马援传》:“守塞诸羌八千餘人诣援降。”南朝宋谢灵运《上书劝伐河北》:“若游骑长驱,则沙漠风靡。若严兵守塞,则冀方山固。”
网友释义讙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ānshēng,是指喧闹之声。
汉语大词典防守边塞。《汉书·晁错传》:“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后汉书·马援传》:“守塞诸羌八千馀人诣援降。”南朝宋谢灵运《上书劝伐河北》:“若游骑长驱,则沙漠风靡。若严兵守塞,则冀方山固。”
其他释义1.防守边塞。
1.青藏西北阿尔奉这些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的沙漠瀚海苦寒之地,能在那里长期留守,布善也就算忠忱之士,不应以小过重罚,寒了守塞将士的心。
2.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城西45公里的紫荆岭上,始建于春秋战国,“择山河险峻处筑关守塞”,成就了“畿南第一雄关”的美誉。【https://www.chazidian.com/zj-340292/查字典造句】
3.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城西45公里的紫荆岭上,始建于春秋战国,“择山河险峻处筑关守塞”,成就了“畿南第一雄关”的美誉。[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40292/]
读音:shǒu
[shǒu]
(1)(动)防守
(2)(动)守候;看护:~护。
(3)(动)遵守;遵循:~法|~约。
(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读音:sāi,sài,sè
[sāi]
[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 sè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