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置锥地
【拼音】:wú zhì zhuī dì
【注音】:ㄨˊㄓˋㄓㄨㄟㄉ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无置锥地
【繁体】:無置錐地
词语解释1.见'无立锥之地'。无置锥地[wúzhìzhuīdì]⒈见“无立锥之地”。
引证解释⒈见“无立锥之地”。
综合释义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连放置锥子的地方都没有。比喻非常贫穷。《韩非子.安危》:「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
汉语大词典见“无立锥之地”。《汉语大词典》:无立锥之地(无立锥之地) 拼音:wúlìzhuīzhīdì形容十分贫穷。《吕氏春秋·为欲》:“其视有天下也,与无立锥之地同。”《后汉书·郭丹传》:“君有四子,而无立锥之地。”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卢生无立锥之地以死。”亦作“无置锥之地”、“无置锥地”。《荀子·儒效》:“﹝大儒﹞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国语辞典连放置锥子的地方都没有。比喻非常贫穷。无置锥地[wúzhìzhuīdì]⒈连放置锥子的地方都没有。比喻非常贫穷。引《韩非子·安危》:「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成语解释无置锥地
辞典修订版连放置锥子的地方都没有。比喻非常贫穷。《韩非子.安危》:「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
其他释义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同“无立锥之地”。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zhì
[zhì]
(1)(动)搁;放:~备|~身|置放。
(2)(动)设立;布置:~办|设~。
(3)(动)购置:添~。
读音:zhuī
[zhuī]
(1)(名)(~子)钻孔的工具。
(2)(名)像锥子的东西:圆~体。
(3)(动)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