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
【拼音】:yào yán
【结构】:要(上下结构)言(独体结构)
【简体】:要言
【繁体】:要言
【拼音】:yào yán
词语解释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要言[yàoyán]⒈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
引证解释⒈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子虎盟诸侯於王庭,要言曰:‘皆奬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新唐书·藩镇传·李师道》:“前已约,而今背之,何也?愿得要言奏天子。”⒉切要精妙之言。犹至理。引《战国策·宋卫策》:“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宋叶适《题张君所注佛书》:“至於要言微趣,人所难知,往往迎刃氷解,则多自得之矣。”严复《救亡决论》:“未闻遵生之要言,则疾疫伤亡,将足以损众。”
网络解释要言要言,汉语词汇。
释义1、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2、切要精妙之言。犹至理。
网友释义要言,汉语词汇,拼音yàoyán,释义是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切要精妙之言。犹至理。
汉语大词典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新唐书·藩镇传·李师道》:“前已约,而今背之,何也?愿得要言奏天子。”切要精妙之言。犹至理。《战国策·宋卫策》:“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宋叶适《题张君所注佛书》:“至于要言微趣,人所难知,往往迎刃冰解,则多自得之矣。”严复《救亡决论》:“未闻遵生之要言,则疾疫伤亡,将足以损众。”
国语辞典至理名言,如:「要言不烦」。要言[yàoyán]⒈至理名言。引《战国策·宋卫策》:「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⒉简明扼要的言论。例如:「要言不烦」。
辞典修订版至理名言。《战国策.宋卫策》:「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钻仲父之遗训,览老氏之要言。」简明扼要的言论,如:「要言不烦」。
其他释义1.盟约;约定的内容或条款。
1.“我也有过打工拿不到工资的经历,按时足额兑现工资是我在招收工人时的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言信行果。
2.要言之,博客就是一种直观的内容管理系统,按时间倒序发表更新,允许评论和其他社会化互动。
3.这道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有说服力即可。
4.有一种爱,不需要表白,一张信用卡就可以替代;有一种爱,不需要言语,一块望夫石就可以比喻;有一种爱,不需要解释,一条短信息就可以诠释!
5.新闻报道的要求不但要新颖及时,更重要的是要言不烦,简明扼要。
6.不要提交一份连你自己都不想收到的报告,更不要言之无物,因为你不只有填写报告的义务,同时也有提出改善意见的责任。
7.写文章必须要言之有物,切忌空话连篇。
8.意即要言深文沉,就必先具备善辨能文的才能。
9.于此配套的是他规定科举考试不再以朱熹的注释为标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要求统一答案。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生活中,人们敬重那些一诺千金的人。所以,为人做事,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当私利与诺言发生冲突时,即使舍身舍财,也要践行诺言。
读音:yào,yāo
[yào]
[ yào ]1. 索取:要账。要价。
2. 希望,想:要强。要好。
3. 请求:她要我给她读报。
4.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
5. 应该,必须:须要。
6. 将(jiāng):将要。快要。
7. 如果,倘若:要是。
8. 表选择:要么。要不。要不然。
[ yāo ]1.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要求。要挟。
2. 古同“腰”。
3. 古同“邀”,中途拦截。
4. 古同“邀”,约请。
5. 姓。
读音:yán
[yán]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