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澹
【拼音】:píng dàn
【注音】:ㄆ一ㄥˊㄉㄢˋ
【结构】:平(独体结构)澹(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平澹píngdàn。(1)人的品性浑厚淡泊。(2)平常;没有曲折。(3)特指诗文、书画风格自然而不加雕琢。
基础解释见/'平淡/',(形)事物或文章没有曲折。[近]平常。[反]离奇。
引证解释⒈见“平淡”。
汉语大词典见“平淡”。《汉语大词典》:平淡 拼音:píngdàn亦作“平澹”。(1).谓人的品性浑厚淡泊。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晋书·郗鉴传》:“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宋王巩《王氏谈录·性贵平淡》:“公言人性贵平淡,若加以识器,即所谓宰辅器也。”明张居正《杂著》:“故人之才性,以平淡为上。”明李东阳《书米南宫真迹后》:“米称颜柳挑踢,用意太过,无平淡天成之趣。”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平澹天真,于五言为宜。”秦牧《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大抵本领高强,作品寓意深厚,耐人寻味的画家,才敢于在画幅上萧疏平淡地仅仅画上一点东西,而留下很多的空白。”(2).平常;没有曲折。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宋文天祥《跋胡琴窗诗卷》:“或谓游吾山如读少陵诗,平淡奇崛,无所不有。”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陆蠡《私塾师》:“目前简直是归隐了,没有访问,没有通讯,我过着平淡而寂寞的日子。”(3).特指诗文、书画风格自然而不事雕琢。
其他释义1.见'平淡'。
1.基本上,马克在柏林和妮斯及宝宝过着的生活,看起来实在平澹无奇.
读音:píng
[píng]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读音:dàn,tán
[dàn]
[ dàn ]1. 恬静、安然的样子:澹泊。澹漠。澹薄。恬澹。
2. 水波纡缓的样子:澹淡。澹澹。
[ tán ]1. 〔澹台〕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