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个吊桶打水
【拼音】: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
【简体】:十五个吊桶打水
【繁体】:十五個吊桶打水
辞典修订版(歇后语)七上八落。比喻心情忐忑不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心上正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的,没奈何,迍迍行去。」也作「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w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gè,gě
[gè]
[ gè ]1. 量词:三个月。洗个澡。
2. 单独的:个人。个性。个位。
3. 身材或物体的大小:高个子。
4. 用在动词与补语中间,以加强语气:笑个不停。吃个饱。
[ gě ]1. 〔自个兒〕自己。
读音:diào
[diào]
(1)(动)悼念死者或慰问其家人、团体。
(2)(动)悬挂:~起来。
(3)(动)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把篮子~下来。
(4)(量)钱币单位;一吊等于一千文。
读音:tǒng
[tǒng]
(名)盛东西的器具;多为圆形;有的有提梁。
读音:dǎ,dá
[dǎ]
[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 dá ]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