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边草
【拼音】:jǐng kǒu biān cǎo
【繁体】:井口邊草
【拼音】:jǐng kǒu biān cǎo
词语解释(Pterismultifiba)植物名,水龙骨科(亦作羊齿科。)蕨属,常绿草本,多生于山麓石砌等处。根茎密生浓褐色之毛,质硬而短,叶长尺许,丛生,有裸叶(亦名营养叶)实叶(亦名胞子叶)之别,羽状分裂,排列常如鸡足状,裂片线形,上部渐细,裸叶绿边有微锯齿,实叶裸片之数较多,叶形亦较大。初夏时,沿叶缘生子囊羣,叶缘向里面反卷而包覆之,胞子成熟而散落,即能繁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井口边草》:「拾遗,思邈曰:『五月五日,取井中倒生草。』。」
网友释义井口边草,中药名。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蕨PteriscreticaL.var.nervosa(Thunb.)ChingetS.H.Wu[P.nervosaThunb.]的全草。分布于华中、西南及浙江、福建、江西、陕西、台湾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止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痢疾,黄疸,淋证,水肿,各种出血,跌打肿痛,疮痈,水火烫伤。
读音:jǐng
[jǐng]
(1)(名)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一口~|双眼~。
(2)(名)形状像井的:矿~|油~|盐~|竖~|探~|渗~|天~。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名)(Jǐnɡ)姓。
(5)(形)形容整齐:~然|~~有条。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biān,bian
[biān]
[ biān ](1)指两国或两地区的交界处或近交界处。
【组词】:边境、边界、垦边
(2)两旁。
【组词】:河边、路边、岸边
(3)指一个平面的周围或际限。
【组词】:桌边、天边、边缘
(4)方向。
【组词】:左边、前边、外边
(5)物体或衣裙边缘的装饰。
【组词】:滚边、镶边、花边
(6)头绪。
【组词】:说了半天,还摸不着边。
(7)几何学中夹成角或构成多角形的线段。
【组词】:等边三角形
(8)一面。加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的副词。常用「边……边……」的语式表达 。
【组词】:边做边学、边走边吃
(9)量词。计算物体边侧的单位。
【组词】:三边形、五边形
(10)姓。
[ bian ]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儿。
读音:cǎo
[cǎo]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