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直兵
【拼音】:zhōng zhí bīng
【结构】:中(独体结构)直(上下结构)兵(上下结构)
【拼音】:zhōng zhí bīng
词语解释中兵和直兵的合称。中直兵[zhōngzhíbīng]⒈中兵和直兵的合称。
引证解释⒈中兵和直兵的合称。东晋末刘裕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参军。南朝因之,称中直兵。引《南齐书·焦度传》:“﹝度﹞将部曲出首,景文以为己镇南参军,寻领中直兵,厚待之。”《陈书·高祖纪上》:“及暎为广州刺史,高祖为中直兵参军,随府之镇。”
网络解释中直兵中兵和直兵的合称。东晋末刘裕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参军。南朝因之,称中直兵。《南齐书·焦度传》:“﹝度﹞将部曲出首,景文以为己镇南参军,寻领中直兵,厚待之。”《陈书·高祖纪上》:“及暎为广州刺史,高祖为中直兵参军,随府之镇。”
网友释义中直兵,汉语词语,读音zhōngzhíbīng,解释为中兵和直兵的合称。
汉语大词典中兵和直兵的合称。东晋末刘裕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参军。南朝因之,称中直兵。《南齐书·焦度传》:“﹝度﹞将部曲出首,景文以为己镇南参军,寻领中直兵,厚待之。”《陈书·高祖纪上》:“及映为广州刺史,高祖为中直兵参军,随府之镇。”
其他释义1.中兵和直兵的合称。东晋末刘裕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参军。南朝因之,称中直兵。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bīng
[bīng]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