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
【拼音】:lì běn
【注音】:ㄌ一ˋㄅㄣˇ
【结构】:立(独体)本(独体结构)
【简体】:立本
【繁体】:立本
词语解释确立根基;建立根本。传说古乐名。立本[lìběn]⒈确立根基;建立根本。⒉传说古乐名。
引证解释⒈确立根基;建立根本。引《易·繫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陶民心以居简,凝日用而不宰;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立。”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为学直是先要立本。”⒉传说古乐名。引《孝经援神契》:“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
网络解释立本常用意义:立足于本质,本分做人,不虚无空洞
综合释义确立根基;建立根本。《易·繫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陶民心以居简,凝日用而不宰;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立。”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为学直是先要立本。”传说古乐名。《孝经援神契》:“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立本[lìběn]树立根本。《易经.系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
网友释义常用意义:立足于本质,本分做人,不虚无空洞名人姓名:张立本。
汉语大词典(1).确立根基;建立根本。《易·系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陶民心以居简,凝日用而不宰;厚下以立本,推诚而建立。”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为学直是先要立本。”(2).传说古乐名。《孝经援神契》:“伏羲乐名《扶来》,亦曰《立本》。”
国语辞典树立根本。立本[lìběn]⒈树立根本。引《易经·系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
辞典修订版树立根本。《易经.系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
其他释义1.确立根基;建立根本。2.传说古乐名。
1.“梅林”的立本之初,即以“独先天下而春”的梅花为企业名,希望企业像梅花那样傲霜凌雪,并以此作为“梅林精神”。
2.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并且在于确立本身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
3.本合同的保险费由投保人在订立本合同时一次交清。
4.特殊条款承保下述货物运输保险,特立本保险单。
5.生活上需要独立。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年,暂时不需要自己去打工养活自己,但我们最基本的独立本领就是我们能够自理,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煮饭等等。成年后,就要懂得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6.建议运用本体论的基本原理,建立本体论的情报检索系统,从而实现检索的语用相关判断。
7.特别是独立本科学院,如何优化“服务型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已成为热点问题。
8.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经投票批准成立本科新专业,及人类发展及再生生物学专业。
9.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10.企业以长期化,常规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员工的诚信立足,质量为先,知识立本的工作态度。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