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
【拼音】:níng wáng
【注音】:ㄋ一ㄥˊㄨㄤˊ
【结构】:宁(上下结构)王(独体结构)
【繁体】:寧王
词语解释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宁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君奭》云'惟宁王德',郑注云'宁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诰》云'周公谓文王为宁成王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宁'当作'文'。参阅曾运干《尚书正读》。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3.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宁王。自号臞仙,又称涵虚子﹑丹丘先生,着《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基础解释谓开国受命之王。指唐李宪。3.明朱权。
引证解释⒈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一说,宁王指文王,“寧”当作“文”。参阅曾运乾《尚书正读》。引《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寧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郑注云‘寧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誥》云‘周公谓文王为寧王,成王亦谓武王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⒉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引唐温庭筠《弹筝人》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寧王。”⒊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宁王。自号臞仙,又称涵虚子、丹丘先生,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网络解释宁王宁王,汉唐、宋五代十国、明都封有宁王。其中较著名的有两位,分别为明初代宁王朱权和四代宁王朱宸濠。一般史书、小说、影视剧中提及的宁王,多为后者或以其为原型,如《唐伯虎点秋香》、《机灵小不懂》等。另外,在《周书·大诰》中,也以宁王来称呼周文王、周武王。
综合释义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寧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郑注云‘寧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誥》云‘周公谓文王为寧王,成王亦谓武王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寧”当作“文”。参阅曾运乾《尚书正读》。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唐温庭筠《弹筝人》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寧王。”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宁王。自号臞仙,又称涵虚子、丹丘先生,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宁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
汉语大词典(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宁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宁王’者,《君奭》云‘惟宁王德’,郑注云‘宁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诰》云‘周公谓文王为宁王,成王亦谓武王为宁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宁”当作“文”。参阅曾运乾《尚书正读》。(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唐温庭筠《弹筝人》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3).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宁王。自号臞仙,又称涵虚子、丹丘先生,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1.我叫王豹,是宁王的贴身侍卫,那天死去的是我的大哥,名叫王龙,还有我的二哥王虎,我和二哥都非常仰慕高公子,想和高公子什么时候把酒叙谈一番!
2.自继位以来,弹指挥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乱,应州大败小王子,这样的君主如果也被称之为昏聩,孙淡真不知道历史上还有什么人可以称之为明君。
3.为世人所诟病;同时他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
4.萨军将琉球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达三年五个月,逼迫尚宁王屈辱地承认向其“进贡”。
5.宁王沉默片刻,道:寡人打算将这几件东西一并与王妃入葬。
6.宁王花费巨金,找的最好的工匠不遗余力的修造横波舫,使得蒯祥的设计思想充分的体现到了横波舫之上,并无二致,其设计之精巧,构思之巧妙,实在是天下一绝。
7.宁王府内,宁王负手在书房踱步,剑眉紧蹙,时不时地望向墙边的书橱。
8.西面是吾必奎的老巢元谋县,南面的禄丰县前年初被吾必奎夺走,东面是黔宁王的崇明州和安国雄的沾益城,北面是水西土司安位的东川府。
9.朱玲芷不过宁王府的一名郡主,承蒙当今皇帝收为义女,封为宁平公主,实对朝廷有重大干系,连梁芳也开罪不起,若真追查下来,梁芳多半会拿他当替死鬼。
10.宁王乃庶出,燕王系卫王母妃养大,二王遂共举卫王为主,前朝六国遗老孤臣亦伺机于各地作乱,图谋复辟。
读音:níng,nìng
[níng]
[ níng ]1.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 nìng ]1. 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
4. 姓。
读音:wáng,wàng
[wáng]
[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 wàng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