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虱
【拼音】:mén shī
【注音】:ㄇㄣˊㄕ
【结构】:扪(左右结构)虱(半包围结构)
【繁体】:捫蝨
词语解释前秦王猛少年时很穷苦。东晋大将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桓温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王猛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桓温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泛指任情自适。扪虱[ménshī]⒈见“扪虱”。
基础解释1.前秦王猛少年时很穷苦。东晋大将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桓温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王猛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桓温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宋王禹偁《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襄阴幕,汉鼎入周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2.泛指任情自适。唐李颀《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元揭傒斯《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
引证解释⒈前秦王猛少年时很穷苦。东晋大将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桓温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王猛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桓温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引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宋王禹偁《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襄阴幕,汉鼎入周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⒉泛指任情自适。引唐李颀《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元揭傒斯《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
网络解释扪虱扪,指按。扪虱,指捺着虱子。形容毫无顾忌的样子。亦比喻贤士举止不拘小节。语出《晋书·王猛传》。
综合释义前秦王猛少年时很穷苦。东晋大将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桓温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王猛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桓温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捫蝨”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捫虱话良图。”宋王禹偁《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襄阴幕,汉鼎入周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捫蝨。”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捫虱,壮志闻鸡。”泛指任情自适。唐李颀《野老曝背》诗:“有时捫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元揭傒斯《题牧羊图》诗:“白昼捫蝨眠,清风满高树。”
汉语大词典(1).前秦王猛少年时很穷苦。东晋大将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天下事,一面在扪虱,旁若无人。桓温见他不凡,问他:我奉天子之命讨逆,“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王猛说:你不远数千里而来,但“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还不知你到底要怎么样,所以不至。桓温无言以对。见《晋书·王猛传》。后以“扪虱”形容放达从容,侃侃而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宋王禹偁《五哀诗·故国子博士郭公忠恕》:“早佐襄阴幕,汉鼎入周室;失志罢屠龙,佯狂遂扪虱。”清石韫玉《折桂令·自题归来图》套曲:“一个个妙技屠龙,雄谈扪虱,壮志闻鸡。”(2).泛指任情自适。唐李颀《野老曝背》诗:“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元揭傒斯《题牧羊图》诗:“白昼扪虱眠,清风满高树。”
国语辞典前秦王猛年少穷苦,当东晋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论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虱子,犹如旁若无人。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态度从容,侃侃而谈。扪虱[ménshī]⒈前秦王猛年少穷苦,当东晋桓温兵进关中时,他去谒见,一面侃侃谈论天下事,一面捻著身上虱子,犹如旁若无人。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态度从容,侃侃而谈。引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二首之二:「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其他释义1.见'扪虱'。
1.当时王猛还没遇到苻坚,正在大街上卖簸箕,也跑到军营里求见,扪虱而谈,令桓温大为倾倒,许以高官,王猛却告辞不就。
2.潘光旦对于自己在寝室门外方便被记过一事,不但绝不讳言,而且奔走相告——简直抵得上魏晋人的扪虱而谈。
3.因为几乎不洗澡和换衣服,衣服和身体脏了,便成了虱子的乐园,于是,“扪虱而谈”就成了晋朝名士风度的一部分。
4.晋朝时候,两个官员相见,互相找到阳光下的好坐处,一边商议公事,一边袒开襟袍,“扪虱而谈,旁如无人”,没人觉得怪异。
5.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6.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7.中国人对魏晋风度一向艳羡,那种“扪虱而谈”的风采,即是内心自由的一种外化。
8.“纸上谈兵”以亡身、亡军,“扪虱而谈”以亡国,惨痛的历史教训,无不发人深省。
9.一块聊天的时候就扪虱而谈,竟成了一种时尚。
10.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03041/扪虱造句
读音:mén
[mén]
(动)〈书〉按;摸:~心自问。
读音:shī
[shī]
(名)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