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熊
【拼音】:dà māo xióng
【结构】:大(独体结构)猫(左右结构)熊(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大熊猫。
基础解释哺乳动物名。体胖,两耳、眼周、肩部和四肢黑色,其余部位白色。取食竹叶、竹笋。原生于中国西南山区。国际自然保育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也作「熊猫」、「猫熊」。国内也称「大熊猫」、「熊猫」、「猫熊」。
1.大猫熊平常动作迟缓而笨拙,一但遇到豺、狼或豹等动物袭击时,则会迅速的爬树避敌。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māo,máo
[māo]
[ māo ]1. 哺乳动物,面呈圆形,脚有利爪,行动敏捷,会捉老鼠。
2. 方言,躲藏。
[ máo ]1. 〔猫腰〕弯腰。亦称“毛腰”。
读音:xióng
[xióng]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
(2)(名)姓。
(3)(动)〈方〉斥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