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方
【拼音】:jì fāng
【注音】:ㄐ一ˋㄈㄤ
【结构】:冀(上下结构)方(独体结构)
【简体】:冀方
【繁体】:冀方
词语解释古泛指中原地区。冀方[jìfāng]⒈古泛指中原地区。
引证解释⒈古泛指中原地区。引《书·五子之歌》:“有此冀方。”蔡沉集传:“尧授舜,舜授禹,皆都冀州。言冀方者,举中以包外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夏书》曰:‘维彼陶唐,率彼天常,在此冀方。’”王肃注:“中国为冀。”
网络解释冀方冀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jìfānɡ,古泛指中原地区。
综合释义古泛指中原地区。《书·五子之歌》:“有此冀方。”蔡沉集传:“尧授舜,舜授禹,皆都冀州。言冀方者,举中以包外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夏书》曰:‘维彼陶唐,率彼天常,在此冀方。’”王肃注:“中国为冀。”冀方[jìfāng]冀州地方。《尚书·五子之歌》:「有此冀方。」蔡传:「尧授舜,舜授禹,皆都冀州,言冀方者,擧中以包外也。」;《左传·哀公六年》:「《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汉语大词典古泛指中原地区。《书·五子之歌》:“有此冀方。”蔡沉集传:“尧授舜,舜授禹,皆都冀州。言冀方者,举中以包外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夏书》曰:‘维彼陶唐,率彼天常,在此冀方。’”王肃注:“中国为冀。”
其他解释冀州地方。《尚书·五子之歌》:「有此冀方。」蔡传:「尧授舜,舜授禹,皆都冀州,言冀方者,擧中以包外也。」;《左传·哀公六年》:「《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其他释义1.古泛指中原地区。
读音:jì
[jì]
1. 希望:冀求(希望得到)。冀幸。冀望。冀希。
2. 中国河北省的别称。
3. 姓。
读音:fāng
[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