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青玉案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青玉案

青玉案

【拼音】:qīng yù àn

【注音】:ㄑ一ㄥㄩˋㄨㄢˇ

【结构】:青(上下结构)玉(独体结构)案(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词牌名。取义于东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句。双调,六十六字,押仄声韵。青玉案[qīngyùàn]⒈词牌名。取义于东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句。双调,六十六字,押仄声韵。

基础解释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2.借指回赠之物。3.泛指古诗。4.词牌名。用作词牌名时“案”的读音有争议,一说读wǎn,一说读àn。名本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引证解释⒈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引《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刘良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李善注。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⒉借指回赠之物。引唐刘复《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唐皮日休《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⒊泛指古诗。引唐杜甫《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仇兆鳌注:“青玉案,谓古诗。”宋叶适《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明刘兑《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⒋词牌名。名本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网络解释青玉案(词牌名)青玉案,词牌名,又名“一年春”“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以贺铸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十二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等。

综合释义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刘良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李善注。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借指回赠之物。唐刘复《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唐皮日休《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泛指古诗。唐杜甫《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仇兆鳌注:“青玉案,谓古诗。”宋叶适《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明刘兑《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词牌名。名本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汉语大词典(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刘良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李善注。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2).借指回赠之物。唐刘复《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唐皮日休《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3).泛指古诗。唐杜甫《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仇兆鳌注:“青玉案,谓古诗。”宋叶适《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明刘兑《娇红记》:“从今后把绿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鸾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雁帖鱼封,对勘得真。”(4).词牌名。名本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青玉案造句更多 >>

1.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诗仙李白“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的经典诗句,更是道出了留恋并州美酒的情怀。

3.瑞氣回浮青玉案;清名合在紫微天。

4.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

5.话说洪知府和冯载道看了这首《青玉案—元夕》禁不住抚掌赞叹,“能够做出好词,此人是谁,我们定要见上一见!”。

6.明镜应缺皎若云间月落华年。朱弦未断五色凌素青玉案间。朝露夜晞几连环也从中折断。芳时曾歇今日偷把旧日换。HITA

7.明镜应缺皎若云间月落华年,朱弦未断五色凌素青玉案间,朝露夜晞几连环也从中折断,芳时曾歇今日偷把旧日换,青丝缠雪吟别一场暮色残年,如初相见对镜心意兀自散乱,锦水长在汤汤与君诀天涯边,共灯一盏琴尚不灭的缘牵。HITA

8.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9.这首词应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0.青玉案宋?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qīng

[qīng]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àn

[àn]

(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

(2)(名)(~子)案件:~子。

(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

(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

(5)(名)同“”。

青玉案相关成语

青玉案相关词语

关于青玉案的诗词更多 >>

包含青玉案的歇后语

上一个:钦案

下一个:穷案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