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包
【拼音】:kuà bāo
【注音】:ㄎㄨㄚˋㄅㄠ
【词性】:名词。
【结构】:挎(左右结构)包(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挎包kuàbāo。(1)常指皮革、人造革或帆布制、平底、附有背带的小包。挎包[kuàbāo]⒈常指皮革、人造革或帆布制、平底、附有背带的小包。英satchel;
基础解释常指皮革、人造革或帆布制、平底、附有背带的小包
引证解释⒈挂在肩膀上的袋子。有带子供背挂,袋子按设计规格制成,内多分层,供装不同物品用。引魏巍《在风雪里》三:“接着就进来一个年轻女人,剪发,穿着制服,背着挎包。”
网络解释挎包挎包常指皮革、人造革或帆布制的平底、附有背带的。流行于云南贡山地区的小包。独龙族用麻线织成细眼网状包,有大有小,使用时多斜背在肩上。如负重物,便将包顶顶于前额,挎包背在背上。独龙语称“浆”。
汉语大词典挂在肩膀上的袋子。有带子供背挂,袋子按设计规格制成,内多分层,供装不同物品用。魏巍《在风雪里》三:“接着就进来一个年轻女人,剪发,穿着制服,背着挎包。”
其他释义(~儿)带子较长的可以挂在肩膀上背的袋子。
近义词 书包
1.陆嘉把挎包扔到我怀了,昂首挺胸,春风满面的破门而出。
2.扒手会在不同季节,选用不同的掩护物,敞开不系扣的西装、风衣、大挎包、报纸、杂志之类的物品都可能成为扒手遮挡他人视线的道具。
3.包包前方全部采用错落有致的铆钉设计,时尚感倍增,手拎、单肩与斜挎包都可兼得的功能设计给生活带来便利。
4.全身的白色似乎太过单调,搭上黄色的小马甲和同色系的流苏挎包,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仿佛就从对面走来。
5.一人一票一挎包,独来独往独飘荡。
6.这种拿包方法,优点是能对防抢、防扒起到一定作用,缺点是长时间手臂挎包容易造成手臂酸痛。
7.徐文瑞热情的有点过度了,一把抢过林翰的挎包套在肩头,脸上的笑容谀媚的紧,五官在这样的笑容下几乎挤到了一起,看得林翰直皱眉头。
8.儿童节到了,愿你放慢生活的节奏,舒缓心里的压力,戴上小红帽,背上小挎包,插上小耳机,听一曲快乐的童谣,看一场欢乐的童话,再一次领会儿童世界的无限美好,绽放快乐笑容吧,六一快乐!
9.奇昂说,“我喜欢那些比较具体的名称,比如邮差包、健身包、斜挎包、两用包、双肩包、文件包、粗呢包。”。
10.我真高兴你捡到了这挎包,还不怕费时费事来还给我。
读音:kuà,kū
[kuà]
[ kuà ]1. 胳膊弯起来挂着东西:她挎着篮子上街。
2. 把东西挂在肩上或挂在腰里:挎包。挎着照相机。
[ kū ]1. 抠。
读音:bāo
[bāo]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