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才傲物
【拼音】:shì cái ào wù
【注音】:ㄕˋㄘㄞˊㄠˋㄨˋ
【词性】:形容词。
【简体】:恃才傲物
【繁体】:恃才傲物
词语解释恃:依靠,凭借。傲:傲视。物:人,众人。仗着自己的才能而轻视他人。
引证解释⒈自负其才,藐视他人。引《梁书·萧子显传》:“及葬请諡,手詔:‘恃才傲物,宜諡曰骄。’”《旧唐书·韦挺等传论》:“恃才傲物,固亏长者之风,宾王报之以不仁,难与议乎君子矣!”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每惜禰衡《鸚鵡》一赋而遽戕其生,可为恃才傲物者诫。”郁达夫《采石矶》一:“能了解他的,只说他恃才傲物,不可订交。”
综合释义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亦有父风。◎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
网友释义恃才傲物,成语,读作shìcáiàowù,指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也指自高自大。出自:《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汉语大词典自负其才,藐视他人。《梁书·萧子显传》:“及葬请谥,手诏:‘恃才傲物,宜谥曰骄。’”《旧唐书·韦挺等传论》:“恃才傲物,固亏长者之风,宾王报之以不仁,难与议乎君子矣!”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每惜祢衡《鹦鹉》一赋而遽戕其生,可为恃才傲物者诫。”郁达夫《采石矶》一:“能了解他的,只说他恃才傲物,不可订交。”
国语辞典依仗本身有才干而骄傲,目空一切。
辞典修订版依仗本身有才干而骄傲,目空一切。《梁书.卷三五.萧子恪传》:「及葬请諡,手诏『恃才傲物,宜諡曰骄。』」《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见了上司一样是大人卑职,不像从前的恃才傲物了。」
辞典简编版依仗本身有才干而骄傲,目空一切。 【造句】这种恃才傲物的人,终究会嚐到失败的滋味。
成语词典版01.《梁书.卷三五.萧子恪列传》:「仁威将军、吴兴太守子显,神韵峻举,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丧殒,恻怆于怀。可赠侍中、中书令。今便举哀。」及葬请諡,手诏『恃才傲物,宜諡曰骄』。」(源)02.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一.怨怒戆直附》:「窃见天下有识之士,品藻当世人物,或以君子之才望,美则美也,犹有所阙焉,其所阙者在于恃才傲物耳!」03.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04.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每惜祢衡〈鹦鹉〉一赋,而遽戕其生,可为恃才傲物者诫。」05.《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那萧颖士般般皆好,件件俱美,只有两桩儿毛病。你道是那两桩?第一件:乃是恃才傲物,不把人看在眼内。」06.《孽海花.第三一回》:「可是骥东官职虽是武夫,性情却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羁。中国的诗词,固然挥洒自如;法文的作品,更是出色。」
出处《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法语fort de ses talents, traiter les autres avec mépris
其他释义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1.少年得志正是人生的不幸:从内部来说,这会使他恃才傲物并阻碍他的成长。
2.当官员前来为他登记挂号,安排应试时,他老兄坐在那儿连起身都不会,完全一副恃才傲物的样子。
3.他一向恃才傲物,看不起任何人,大家都非常讨厌他。
4.就算你有才干,也不能这样狂妄自大、恃才傲物。
5.一个真正有学养的人会懂得谦逊,绝不会恃才傲物。
6.他的能力虽好,却恃才傲物,根本没办法从事团体工作。
7.有的人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8.她并不是像大家口中说的那样恃才傲物。
9.他恃才傲物,不可一世,狂妄的言行令人厌恶。
10.这些话对恃才傲物的他是没有用的,他绝对听不进去。
读音:shì
[shì]
(动)依赖;仗着。
读音:cái
[cái]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
读音:ào
[ào]
(形)骄傲:~骨|~气。
读音:wù
[wù]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