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环金带
【拼音】:shí sān huán jīn dài
词语解释1.亦作'十三镮金带'。2.服饰之一。一种带钩的皮腰带。十三环金带[shísānhuánjīndài]⒈亦作“十三镮金带”。
基础解释亦作“十三镮金带”。
引证解释⒈ 亦作“十三鐶金带”。服饰之一。一种带钩的皮腰带。引:《周书·李穆传》:“﹝李穆﹞乃遣使謁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⒈亦作“十三鐶金带”。服饰之一。一种带钩的皮腰带。引《周书·李穆传》:“﹝李穆﹞乃遣使謁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
综合释义亦作“十三鐶金带”。服饰之一。一种带钩的皮腰带。《周书·李穆传》:“﹝李穆﹞乃遣使謁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huán
[huán]
(1)(名)(~儿)环子:耳~|花~|铁~。
(2)(名)环节:基本一~|关键一~。
(3)(动)围绕:~绕|~球|~城公路。
(4)(Huán)姓。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dài
[dài]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