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抗日根据地
【拼音】:jìn suí
词语解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一二师一部和地方武装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北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分别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和绥察行政办事处。
网友释义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创建的19个重要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下旬,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与关向应等率八路军第一二0师主力挺进抗日线,进入晋西北管涔山脉地区。到1938年12月,开辟了以大青山为依托的绥西、绥南、绥中三块游击根据地,并逐步同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构成晋绥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读音:jìn
[jìn]
1. 进:晋级。晋升。晋谒(进见)。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3.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晋剧。
4. 中国朝代名:西晋。东晋。
读音:suí
[suí]
(1)〈书〉
(2)(形)要好。
(3)(动)安抚。
读音:kàng
[]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读音:rì
[]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
读音:gēn
[]
(1)(名)(~儿)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分直根和须根两大类。根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
(2)(名)比喻子孙后代。
(3)(名)方根的简称。
(4)(名)代数方程的解。
(5)(名)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6)(名)(~儿)物体的下部或某部分和其他东西连着的地方:耳~|舌~|墙~|~基|~底。
(7)(名)(~儿)事物的本原;人的出身底细:祸~|刨~问底|我们是老街坊;彼此都知~知底。
(8)(副)根本地;彻底:~究|~治|~绝。
(9)(名)依据;作为根本:~据|无~之谈。
(10)(~儿)(量)用于细长的东西:两~筷子|一~无缝钢管。
读音:jù,jū
[]
[ jù ]1. 凭依、倚仗:据点。据险固守。
2. 占有:窃据。盘据。据为己有。
3. 可以用做证明的事物:字据。证据。单据。论据。契据。言之有据。
4. 按照:据实。据称。依据。据事直书。
[ jū ]1. 〔拮据〕见“拮”。
读音:dì,de
[]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