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鳄鱼
【拼音】:qū è yú
【注音】:ㄑㄨㄜˋㄩˊ
【结构】:驱(左右结构)鳄(左右结构)鱼(上下结构)
【繁体】:驅鱷魚
词语解释见“驱鳄”。驱鳄鱼[qūèyú]⒈见“驱鳄”。
基础解释见“[[驱鳄]]”。
引证解释⒈见“驱鱷”。
汉语大词典见“驱鳄”。《汉语大词典》:驱鳄(驱鳄) 拼音:qūè《新唐书·韩愈传》:“愈至潮洲,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后人诗文中的“驱鳄”、“驱鳄鱼”即指此事。清黄遵宪《羊城感赋》之六:“骑羊漫诩仙人鹤,驱鳄难除海大鱼。”清黄遵宪《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寻常弓矢疑堪用,闻道潮人驱鳄鱼。”
其他释义1.见'驱鳄'。
读音:qū
[qū]
(1)(动)赶(牲口):~马前进。
(2)(动)快跑:长~直入|并驾齐~。
(3)(动)赶走:~逐|~除|~虫剂。
读音:è
[è]
(名)爬行动物的一属;四肢短;尾巴长;全身有灰褐色的硬皮;善于游泳;性凶恶。通称鳄鱼。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