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髻
【拼音】:luó jì
【注音】:ㄌㄨㄛˊㄐ一ˋ
【结构】:螺(左右结构)髻(上下结构)
【简体】:螺髻
【繁体】:螺髻
词语解释螺髻luójì。(1)形状像螺壳的发髻。
基础解释[spiral-shapedcoilinwoman/'shairdo]形状像螺壳的发髻螺髻翘然
引证解释⒈螺壳状的发髻。引晋崔豹《古今注·鱼虫》:“童子结髮,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晁补之《嘲白氏词》﹞困倚妆臺,盈盈正解螺髻,凤釵坠,繚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共视拈花人,螺髻翘然,不復垂髻矣。”吕湛恩注:“《山堂肆考》:世尊於肉髻中出百宝光。肉髻如青螺,故云螺髻。”⒉比喻耸起如髻的峰峦。引唐皮日休《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网络解释螺髻螺髻是古代妇女发式之一,形似螺壳的发髻。白居易《绣阿弥佛赞》:“金身螺髻,玉毫绀目”。
综合释义螺壳状的发髻。晋崔豹《古今注·鱼虫》:“童子结髮,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晁补之《嘲白氏词》﹞困倚妆臺,盈盈正解螺髻,凤釵坠,繚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共视拈花人,螺髻翘然,不復垂髻矣。”吕湛恩注:“《山堂肆考》:世尊於肉髻中出百宝光。肉髻如青螺,故云螺髻。”比喻耸起如髻的峰峦。唐皮日休《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螺髻[luójì]螺形的发髻。《水浒传.第四二回》:「只见是两个青衣螺髻女童,齐齐躬身,只打个个稽首。」也称为「螺丝髻」。形容峰峦的形状。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明.张岱〈岱志〉:「及至黄河舟次,七百里而遥矣,然犹及见岱之螺髻焉。」
汉语大词典(1).螺壳状的发髻。晋崔豹《古今注·鱼虫》:“童子结发,亦为螺髻,亦谓其形似螺壳。”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晁补之《嘲白氏词》﹞困倚妆台,盈盈正解螺髻,凤钗坠,缭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共视拈花人,螺髻翘然,不复垂髻矣。”吕湛恩注:“《山堂肆考》:世尊于肉髻中出百宝光。肉髻如青螺,故云螺髻。”(2).比喻耸起如髻的峰峦。唐皮日休《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国语辞典螺形的发髻。
辞典修订版螺形的发髻。《水浒传.第四二回》:「只见是两个青衣螺髻女童,齐齐躬身,只打个个稽首。」也称为「螺丝髻」。形容峰峦的形状。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明.张岱〈岱志〉:「及至黄河舟次,七百里而遥矣,然犹及见岱之螺髻焉。」
其他释义1.螺壳状的发髻。2.比喻耸起如髻的峰峦。
近义词 发髻
1.小嫦把这两样宝贝叠得好好的,穿上准备好的布衣,外罩一身绿色褙子,挽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单螺髻。
2.此外,唐代以梳高髻为美,主要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乌蛮髻等。
3.唐代美女的发型十分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双环望仙髻等,而她们化妆的过程也非常繁复。
4.唐代女性发型繁多,以梳高髻为美,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等。
5.四川古冰川遗迹发育的螺髻山是川西南的重要风景名胜区。
6.青青穿着一件红锦秀梅小缎袄,长裙曳地,外套一件金银镶边的红梅锦绣外袍,盘了一个黛螺髻,配上玉带珠花,清新可人。
7.她美貌倾城,身材窈窕,玉瓒螺髻,月眉星眼,一袭纱裙如雾云,飘飘渺渺。
8.本文试就螺髻山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价值及市场前景作一浅析。
9.见她堆发成螺髻,深眸如泓,额间贴了一枚花钿,上身穿着乳白色轻罗短襦,花笼裙高系在腋下,若隐若现地映出里面的深红。
10.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旅游业的前景,然后对螺髻山冰川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在螺髻山开展冰川地质专项旅游的设想。
读音:luó
[luó]
(1)(名)软体动物;体外包有旋纹的硬壳。
(2)(名)螺旋形的指纹。
读音:jì
[jì]
(名)梳在头顶上的发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