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三丈
【拼音】:rì gāo sān zhàng
【注音】:ㄖˋㄍㄠㄙㄢㄓㄤˋ
【词性】:成语。
【简体】:日高三丈
【繁体】:日高三丈
词语解释犹日上三竿。日高三丈[rìgāosānzhàng]⒈犹日上三竿。
基础解释太阳已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
引证解释⒈犹日上三竿。参见“日上三竿”。引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到明朝,梁尚宾只推头疼,又睡个日高三丈。”茅盾《子夜》十六:“金和尚他们一伙五六十个火柴厂工人到了老板周仲伟住宅附近的时候,已经日高三丈。”
综合释义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金和尚他们一伙五六十个火柴厂工人到了老板周仲伟住宅附近的时候,已经~。◎茅盾《子夜》十六
汉语大词典犹日上三竿。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到明朝,梁尚宾只推头疼,又睡个日高三丈。”茅盾《子夜》十六:“金和尚他们一伙五六十个火柴厂工人到了老板周仲伟住宅附近的时候,已经日高三丈。”参见“日上三竿”。《汉语大词典》:日上三竿 拼音:rìshàngsāngān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唐韩鄂《岁华纪丽·春》:“日上三竿。”旧注:“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五灯会元·径山杲禅师法嗣·西禅鼎需禅师》:“又谁管你地,又谁管你天。物外翛然无个事,日上三竿犹更眠。”宋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老舍《宝船》第一幕:“咱们的皇上多么懒哪!日上三竿他才起,先喝一大碗香油,然后吃好几大张葱花烙饼。”亦省作“日三竿”。宋陆游《示儿辈》:“坐使乃翁无一事,高眠常到日三竿。”
国语辞典太阳已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一出》:「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镜花缘.第六七回》:「谁知自从五更放了三十七砲,等到日高三丈,并未再添一砲,眼见得竟有八位要在孙山之外。」也作「日上三竿」。日高三丈[rìgāosānzhàng]⒈太阳已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明·汤显祖也作「日上三竿」。引《南柯记·第二一出》:「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镜花缘·第六七回》:「谁知自从五更放了三十七砲,等到日高三丈,并未再添一砲,眼见得竟有八位要在孙山之外。」成语解释日高三丈
辞典修订版太阳已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一出》:「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镜花缘.第六七回》:「谁知自从五更放了三十七炮,等到日高三丈,并未再添一炮,眼见得竟有八位要在孙山之外。」也作「日上三竿」。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太阳已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十一出: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镜花缘˙第六十七回:谁知自从五更放了三十七炮,等到日高三丈,并未再添一炮,眼见得竟有八位要在孙山之外。亦作日上三竿。
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其他释义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1.次日,文宗起身,已经日高三丈,朝房各大臣,都已等到个不耐烦了。
2.一生风月且随缘,穷也悠然,富也悠然,日高三丈我犹眠。
3.何似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4.送茶军将的叩门声,惊醒了越兄弟日高三丈时的浓睡。
5.常时节,日高三丈,腰也不伸,今日我们不在,他倒肯起早,开门扫地。
6.天不早了,我们做买贾的人家,睡到日高三丈尚未离床,象个怎么样儿。
7.随后,我又睡着了,直到日高三丈才醒来。
8.每天日高三丈才走,太阳往西一转就宿店了。
9.随后,我又睡着了,直到日高三丈才醒来.
10.每天日高三丈才走,太阳往西一转就宿店了。(https://www.chazidian.com/zj-167112/造句)
读音:rì
[rì]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
读音:gāo
[gāo]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zhàng
[zhàng]
(1)(量)长度单位;十尺。
(2)(动)丈量(土地):清~。
(3)(名)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
(4)(名)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