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图禁杖
【拼音】:lǎn tú jìn zhàng
词语解释本则。
基础解释唐太宗因览医书而令笞刑不得于人之背部执行的典故,出自《新唐书·刑法志》,后被列入《帝鉴图说》中。
综合释义唐太宗因览医书而令笞刑不得于人之背部执行的典故,出自《新唐书·刑法志》:太宗尝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藏皆近背,针灸失所,则其害致死,叹曰:“夫箠者,五刑之轻;死者,人之所重。安得犯至轻之刑而或致死?”遂诏罪人无得鞭背。后被列入《帝鉴图说》中。
读音:lǎn
[lǎn]
(动)看:游~|展~|浏~|阅~室|一~无余。
读音:tú
[tú]
(1)(动)想
(2)(名)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
(3)(动)谋划;计划:~谋不轨。
(4)(名)贪图。
(5)(名)意图。
读音:jīn,jìn
[jìn]
[ jīn ]1. 受得住,耐久:禁受。禁得住。禁不起。弱不禁风。
2. 忍耐,制止:不禁笑起来。
[ jìn ]1. 不许,制止: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
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禁。违禁品。
3. 拘押:囚禁。监禁。禁闭。
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禁地。禁区。
6. 避忌:禁忌。
读音:zhàng
[zhàng]
(1)(名)拐杖、手杖。
(2)(名)泛指棍棒: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