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
【拼音】:huáng gōng
【注音】:ㄏㄨㄤˊㄍㄨㄥ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公(上下结构)
【繁体】:黃公
词语解释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汉代术士。泛指卖酒者。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指夏黄公。四皓之一。指东汉太尉黄琼。鸟名。黄鹂。黄公[huánggōng]⒈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汉代术士。泛指卖酒者。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指夏黄公。四皓之一。指东汉太尉黄琼。鸟名。黄鹂。
引证解释⒈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引《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⒉汉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引秦末,有白虎见於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汉张衡《西京赋》:“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黄公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⒊指东汉太尉黄琼。参阅《后汉书·徐稺传》。引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德行》:“徐孺子尝事江夏黄公,后黄公亡殁,孺子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⒋泛指卖酒者。参见“黄公酒壚”。引唐白居易《晚春沽酒》诗:“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宋林逋《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⒌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引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黄公,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⒍指夏黄公。四皓之一。参阅《史记·留侯世家》。引唐杜甫《寄李十二白》诗:“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仇兆鳌注:“黄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⒎鸟名。黄鹂。引宋苏轼《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王文诰辑注:“黄公,黄鸝也。”
网络解释黄公黄公,拼音huánggōng,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综合释义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汉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於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汉张衡《西京赋》:“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黄公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指东汉太尉黄琼。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德行》:“徐孺子尝事江夏黄公,后黄公亡殁,孺子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泛指卖酒者。唐白居易《晚春沽酒》诗:“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宋林逋《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诗:“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参见“黄公酒壚”。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黄公,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指夏黄公。四皓之一。唐杜甫《寄李十二白》诗:“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仇兆鳌注:“黄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参阅《史记·留侯世家》。鸟名。黄鹂。宋苏轼《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王文诰辑注:“黄公,黄鸝也。”黄公[huánggōng]黄石公。夏黄公。辑注:“黄公,黄鸝也。
网友释义黄公,拼音huánggōng,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汉语大词典(1).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2).汉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汉张衡《西京赋》:“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黄公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3).指东汉太尉黄琼。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德行》:“徐孺子尝事江夏黄公,后黄公亡殁,孺子往会葬,无资以自致,赍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稚传》。(4).泛指卖酒者。唐白居易《晚春沽酒》诗:“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宋林逋《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参见“黄公酒垆”。(5).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黄公,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舍诸?”(6).指夏黄公。四皓之一。唐杜甫《寄李十二白》诗:“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仇兆鳌注:“黄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参阅《史记·留侯世家》。(7).鸟名。黄鹂。宋苏轼《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禅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王文诰辑注:“黄公,黄鹂也。”
其他释义1.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2.汉代术士。3.指东汉太尉黄琼。4.泛指卖酒者。5.指秦末之黄石公。又称圯上老人。6.指夏黄公。四皓之一。7.鸟名。黄鹂。
1.黄公鸡昂首曲颈,正在引吭高歌,犹如一位初次登台的男高音歌唱家,神采飞扬。
2.李光远接过一看,上面有五个名字,分别是齐国太医院的马医官,内监的黄公公,报国寺的至善和尚,龙虎山的徐道士以及中都会馆的铁中豪,五个不相干的人。
3.我这个人不学无术,粗俗浅薄,怎比得上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黄公子,你们才是“绝配”。
4.元人黄公望的山水画,真是尺寸千里,意境深远,使人玩味无穷。
5.她当年和黄金荣结婚时年纪已不太轻,但是心思缜密,行事练达,为黄金荣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黄公馆的地位举足轻重,一直是一个主事的内当家。
6.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而又自出新意,笔墨纷披,林峦浑秀,为黄公望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
7.在贺丰前世的记忆里,十二月一日,也就是今天中午,军委纵队全部通过工兵营在界首渡口上用煤油桶架起的浮桥渡过湘江,跨过桂黄公路,进入越城岭山区。
8.知有黄公酒垆在,苍颜华发自相遥。
9.黄公师浩,封侯万里,庙食百世,赠封三朝五百年,尊为武陵广惠灵佑显应昭德侯。
10.而其它如黄公酒垆、酿酒坊、杏花亭、焕园、村志馆、吟诗台、陆舫等,均依照史志记载复建,力求按唐朝建筑风格,复建如旧,保持原有风貌。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gōng
[gōng]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