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考
【拼音】:jī kǎo
【注音】:ㄐ一ㄎㄠˇ
【词性】:动词。
【结构】:稽(左右结构)考(半包围结构)
【简体】:稽考
【繁体】:稽考
词语解释稽考jīkǎo。(1)考核,观察核查。稽考[jīkǎo]⒈考核,观察核查。例无可稽考。英ascertain;verify;
基础解释(书)(动)检查考核:无从~。
引证解释⒈查考,考核。引宋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虽有官司,无由稽考。”《元典章·刑部一·繫狱》:“其有庸医用药差误,无从稽考。”明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比时礼官,亦自以稽考累朝典制,博采诸宗建白,斟酌损益,既殫厥心矣。”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刊一书目提要,不特译书者有所稽考,即购稿者亦不至无把握。”
网络解释稽考稽考,汉语词汇。
释义考核,观察核查。
综合释义查考,考核。宋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虽有官司,无由稽考。”《元典章·刑部一·繫狱》:“其有庸医用药差误,无从稽考。”明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比时礼官,亦自以稽考累朝典制,博采诸宗建白,斟酌损益,既殫厥心矣。”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刊一书目提要,不特译书者有所稽考,即购稿者亦不至无把握。”
网友释义稽考,汉语词汇。拼音:jīkǎo释义:考核,观察核查。
汉语大词典查考,考核。宋苏辙《论雇河夫不便札子》:“虽有官司,无由稽考。”《元典章·刑部一·系狱》:“其有庸医用药差误,无从稽考。”明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比时礼官,亦自以稽考累朝典制,博采诸宗建白,斟酌损益,既殚厥心矣。”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刊一书目提要,不特译书者有所稽考,即购稿者亦不至无把握。”
国语辞典稽察、考证。稽考[jīkǎo]⒈稽察、考证。引《宋史·卷三四五·邹浩传》:「尚有五朝圣政盛德,愿稽考而继述之,以扬七庙之光,贻福万世。」《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
辞典修订版稽察、考证。《宋史.卷三四五.邹浩传》:「尚有五朝圣政盛德,愿稽考而继述之,以扬七庙之光,贻福万世。」《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
其他释义〈书〉查考:无可~。
1.所有比例仅作稽考,视物料状况,本企业拥有变更地权,并不另行公告。
2.最大的缺点是所辑谶纬文字均不注出处,使人难于稽考核实其次是对纬书的概念及纬书的范围不太明确,因此把讲五行灾异的《洪范五行伟》也辑入《尚书纬》中。
3.年谱:对谱主的生平迹行按年编排,对相关问题作以钩稽考证。
4.并就中日漆器工艺中具有代表性技法的交流进行专门稽考,从中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漆器在交流中互动发展。
5.小说书上,尽多杳渺恍惚、不可稽考的鬼话、奇说,那是专供读者酒后茶余作消愁遣闷之需。
6.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
7.本文主要依据相关文献著录,稽考梳理了颜延之佛学著述的篇目、真伪以及存世情况。
8.平居设义学以教宗族之孤穷,仍命廉谨子弟收掌,族长置关防文簿给与书识出入之数,岁终以凭稽考。
9.由中原入蜀,原是本座二十年后重归宗门,稽考各地分舵情形的行程之一,却无意与这位韩姓兄弟起了冲突。
10.至于上帝他老人家到底笑什么,为什么笑,人类也无从稽考,毕竟见过上帝的人都不在人世间了。
读音:jī,qǐ
[jī]
[ jī ]1. 停留:稽留。稽滞。
2.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3. 计较:反唇相稽。
4. 至。
5. 姓。
[ qǐ ]1.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读音:kǎo
[kǎo]
(1)(动)考试:期~|他~上大学了。
(2)(动)检查:~察|~勤。
(3)(动)推求;研究:思~|~古。
(4)(名)(死去的)父亲:先~|如丧~妣(像死了父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