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召玉楼
【拼音】:fù zhào yù lóu
【注音】:ㄈㄨˋㄓㄠˋㄩˋㄌㄡˊ
【繁体】:赴召玉樓
词语解释相传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昼见绯衣人传玉帝诏令,谓'帝成白玉楼,文召君为记',随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称文人早死为'赴召玉楼'。
基础解释相传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昼见绯衣人传玉帝诏令,谓/'帝成白玉楼,文召君为记/',随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称文人早死为/'赴召玉楼/'。
引证解释⒈相传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昼见绯衣人传玉帝诏令,谓“帝成白玉楼,文召君为记”,随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称文人早死为“赴召玉楼”。引《花月痕》第四七回:“嗣后又知痴珠赴召玉楼,秋痕身殉。”
网络解释赴召玉楼赴召玉楼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fùzhàoyùlóu。
综合释义相传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昼见绯衣人传玉帝诏令,谓“帝成白玉楼,文召君为记”,随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称文人早死为“赴召玉楼”。《花月痕》第四七回:“嗣后又知痴珠赴召玉楼,秋痕身殉。”赴召玉楼[fùzhàoyùlóu]
其他释义1.相传唐代诗人李贺将死,昼见绯衣人传玉帝诏令,谓'帝成白玉楼,文召君为记',随卒。见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后因称文人早死为'赴召玉楼'。
读音:zhào,shào
[zhào]
[ zhào ]1. 召唤:召集。召见。
2. 召致,引来:召祸。召人怨。
[ shào ]1.周朝国名,在今陕西凤翔一带。
2.姓氏。
读音:yù
[yù]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lóu
[lóu]
(1)(名)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子:一座~|大~|高~大厦。
(2)(名)楼房的一层:一~|二~。
(3)(名)(~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城~。
(4)(名)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首饰~|萃华~。
(5)(名)(Lóu)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