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奉
【拼音】:shàng fèng
【注音】:ㄕㄤˋㄈㄥˋ
【结构】:上(独体结构)奉(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上等俸禄。上奉[shàngfèng]⒈上等俸禄。
引证解释⒈上等俸禄。引《墨子·号令》:“其疾鬭却敌於术,敌下终不能復上,疾鬭者队二人,赐上奉。”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禄也。’此作奉,古字。”《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网络解释上奉上奉
综合释义上等俸禄。《墨子·号令》:“其疾鬭却敌於术,敌下终不能復上,疾鬭者队二人,赐上奉。”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禄也。’此作奉,古字。”《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託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网友释义上奉上等俸禄。《墨子·号令》:“其疾鬭却敌於术,敌下终不能复上,疾鬭者队二人,赐上奉。”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禄也。’此作奉,古字。”《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托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汉语大词典上等俸禄。《墨子·号令》:“其疾斗却敌于术,敌下终不能复上,疾斗者队二人,赐上奉。”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玉篇》云:‘俸,房用切,俸禄也。’此作奉,古字。”《史记·日者列传》:“才贤不为,是不忠也;才不贤而托官位,利上奉,妨贤者处,是窃位也。”
其他释义1.上等俸禄。
1.奉献之歌,乐曲高昂,吹人奋进;奉献之歌,旋律优美,令人陶醉;奉献之歌,节奏明快,使人向上!奉献之歌唱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2.在餐饮业新人辈出的近两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新人们,会不会也参与到重量级的颁奖典礼上,奉献自己的星光呢。
3.因此,南北习俗均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
4.据《上海县志》记载,当时有沉香观音像浮至淮口,时潘允端督漕淮上,奉归建阁,名为沉香阁。
5.但是陵上奉旨督造的诸位大臣,竟连龙脉受损、伤及国运的大事也敢欺君不报,实应立即拿问,明正典刑,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6.帝升御坐,尚书令以下就席位,尚书三公郎以令著录案上,奉以入,就席伏读讫,赐酒一卮。
7.平时松松闲闲的,只要给皇上奉奉茶,跑跑腿儿,做个小跟班,也就没有问题了。
8.祭司要从其中,就是从素祭的细面中,取出自己的一把,又要取些油和素祭上所有的乳香,烧在坛上,奉给耶和华为麝香素祭的记念。
9.早上奉上一杯茶,喝了一天心情好。晚上精心一顿饭,暖胃暖心消疲劳。男人养家不容易,贤妻关心须知晓。祝天下所有男性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心情两都好。
10.马楚政权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使人民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fèng
[fèng]
(1)(动)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上新书一册。
(2)(动)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到命令。
(3)(形)尊重:崇~|~为圭臬。
(4)(名)信仰:素~佛教。
(5)(动)侍侯:~养|侍~。
(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托|~陪|~劝|~告。
(7)(Fè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