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轸方遒
【拼音】:lái zhěn fāng qiú
【注音】:ㄌㄞˊㄓㄣˇㄈㄤㄑ一ㄡˊ
【词性】:成语。
词语解释相继而来的车子正在有力地行进,比喻人事的先后相继不断。⒈轸:古代车后的横木,指称车子;方:正;遒:健,有力。相继而来的车子正在有力地行进。比喻人事的先后相继不断。成语解释来轸方遒
出处《后汉书·左雄等传论》
其他释义轸:古代车后的横木,指称车子;方:正;遒:健,有力。相继而来的车子正在有力地行进。比喻人事的先后相继不断。
1.“台湾为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每有事端,咸思吞噬,前车可鉴,来轸方遒。
2.补,或者不补,补习班就在那里,来轸方遒,扰着孩子的童年和脆弱的神经,窥探着家长干瘪的钱包。【www。chazidian。com/zj-146510/造句网】
3.补,或者不补,补习班就在那里,来轸方遒,扰着孩子的童年和脆弱的神经,窥探着家长干瘪的钱包。【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4.补,或者不补,补习班就在那里,来轸方遒,扰着孩子的童年和脆弱的神经,窥探着家长干瘪的钱包。(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lái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读音:zhěn
[zhěn]
(1)古代车后的横木;借指车。
(2)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fāng
[fāng]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qiú
[qiú]
1. 雄健有力:遒劲。遒健。遒炼(诗文、书画等雄健精炼)。遒媚(雄健秀美)。
2. 迫近:“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
3. 聚。
4. 坚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