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壑
【拼音】:dòng hè
【注音】:ㄉㄨㄥˋㄏㄜˋ
【结构】:洞(左右结构)壑(上下结构)
【简体】:洞壑
【繁体】:洞壑
词语解释1.深谷。2.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洞壑[dònghè]⒈深谷。⒉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
基础解释深谷。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
引证解释⒈深谷。引汉班固《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三国魏曹植《七启》:“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对芳林。”清唐孙华《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上捫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⒉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引唐沉佺期《岳馆》诗:“洞壑仙人馆,孤峯玉女臺。”唐宋之问《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诗:“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
综合释义深谷。汉班固《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三国魏曹植《七启》:“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对芳林。”清唐孙华《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上捫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唐沉佺期《岳馆》诗:“洞壑仙人馆,孤峯玉女臺。”唐宋之问《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诗:“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洞壑[dònghè]深谷。《文选.班固.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唐.苏味道〈咏雾〉诗:「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汉语大词典(1).深谷。汉班固《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三国魏曹植《七启》:“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壑,对芳林。”清唐孙华《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上扪星辰若有路,下临洞壑疑无蹊。”(2).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唐沈佺期《岳馆》诗:“洞壑仙人馆,孤峰玉女台。”唐宋之问《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诗:“离宫秘苑胜瀛洲,别有仙人洞壑幽。”
国语辞典深谷。洞壑[dònghuò]⒈深谷。引《文选·班固·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唐·苏味道〈咏雾〉诗:「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辞典修订版深谷。《文选.班固.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唐.苏味道〈咏雾〉诗:「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1.全园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叠石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
2.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
3.岛上层峦叠翠,奇石林立,洞壑幽美,梵宇琳宫,时隐时现。
4.嵖岈山夏季山上绿树如伞、道荫如盖、奇石突兀、洞壑幽邃;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鸟翔鱼跃、古木参天。
5.兴文石海则以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交错,洞中有洞,如谜宫仙境。
6.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
7.日光岩日光岩又名晃岩,为鼓浪屿最高点,顶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叠成洞壑。树木葱郁,亭台掩映。
8.日光岩日光岩又名晃岩,为鼓浪屿最高点,顶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叠成洞壑。树木葱郁,亭台掩映。(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
9.嵖岈山夏季山上绿树如伞、道荫如盖、奇石突兀、洞壑幽邃;山下流水潺潺、湖光倒影、鸟翔鱼跃、古木参天。【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dòng,tóng
[dòng]
[ dòng ]1.洞穴;窟窿。
2.透彻;清楚:~晓。~若观火。
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
[ tóng ]地名,洪洞
读音:hè
[hè]
(名)山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