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家鼠
【拼音】:hè jiā shǔ
【结构】:褐(左右结构)家(上下结构)鼠(独体结构)
词语解释褐家鼠(学名:Rattusnorvegicus),也称为褐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沟鼠,为一种中小型啮齿动物,雄性体重133g左右,体长133~238mm,雌性体重106g左右,体长127~188mm,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
网友释义褐家鼠(学名:Rattusnorvegicus),也称为褐鼠、大家鼠、白尾吊、粪鼠、沟鼠,为一种中小型啮齿动物,雄性体重133g左右,体长133~238mm,雌性体重106g左右,体长127~188mm,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该鼠的存在,主要栖居于人的住房和各类建筑物中。褐家鼠是广大农村和城镇的危害较大的害鼠之一,数量多,危害大。。(概述图来源:)
1.结论福州市除平潭县外均为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褐家鼠为主要终末宿主。
2.流行性出血热广泛分布于第三、四小区,其传染源主要是褐家鼠。
3.卫生的好坏对家鼠密度的影响较大,其中对褐家鼠的影响更显著。
4.其中深圳市和广州市的褐家鼠的寄生虫感染率比较高。
5.结论南澎列岛驻岛人群和鼠类存在较高的恙虫病自然感染情况,褐家鼠为主要贮存宿主,在该地恙虫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6.目的了解广东省徐闻县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
7.结果提示褐家鼠的体表寄生虫物种多样性高。
8.不同区域鼠类群落结构为褐家鼠均有分布,且为优势鼠种;
9.目的掌握褐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情况,为家栖鼠的控制提供依据。
10.结论茂名市褐家鼠存在一定程度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是该虫的重要终末宿主。
读音:hè
[hè]
(1)(名)〈书〉粗布或粗布衣服:短~。
(2)(形)像生栗子皮那样的颜色:~铁矿。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shǔ
[shǔ]
(名)哺乳动物的一科;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