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
【拼音】:shī xìn
【注音】:ㄕㄒ一ㄣˋ
【词性】:动词。
【结构】:失(独体结构)信(左右结构)
【简体】:失信
【繁体】:失信
词语解释失信shīxìn。(1)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
基础解释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引证解释⒈背约;不守信用。引《国语·晋语四》:“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后汉书·南匈奴传》:“﹝元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於失信,遂与匈奴。”宋文天祥《<指南录>自序》:“二十日至高亭山,詰虏帅前后失信,虏帅辞屈。”闻捷《海燕》:“我对参谋长从不失信。参谋长对人更守信用。”
网络解释失信失信,指背约;不守信用。语出《国语·晋语四》:“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综合释义背约;不守信用。《国语·晋语四》:“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后汉书·南匈奴传》:“﹝元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於失信,遂与匈奴。”宋文天祥《<指南录>自序》:“二十日至高亭山,詰虏帅前后失信,虏帅辞屈。”闻捷《海燕》:“我对参谋长从不失信。参谋长对人更守信用。”
网友释义失信,指背约;不守信用。语出《国语·晋语四》:“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将扩展10个失信联合惩戒领域,实现守信联合激励的新突破。
汉语大词典背约;不守信用。《国语·晋语四》:“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后汉书·南匈奴传》:“﹝元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宋文天祥《〈指南录〉自序》:“二十日至高亭山,诘虏帅前后失信,虏帅辞屈。”闻捷《海燕》:“我对参谋长从不失信。参谋长对人更守信用。”
国语辞典不守信。
辞典修订版不守信。《国语.晋语四》:「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红楼梦.第一二回》:「凤姐故意抱怨他失信,贾瑞急的赌身发誓。」
辞典简编版不守信用。 【造句】常常失信的人,将无法立足于社会。
英语dropoutlose heartbreak my word
法语manquer à sa parole、ne pas tenir ses engagements
其他释义1.背约;不守信用。
1.他经常失信于人,因而没有朋友。
2.爸爸办事从来说到做到,决不失信。
3.轻诺寡信,就可能永远失信于人。
4.这一点非常正确。通常不是那些大事毁了你的幸福,反而是一些小事。也许你不喜欢某个人或者是小小的失信,但是这些不起眼的事情真的可以毁掉你幸福,所以要在意它们。
5.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6.失信于人,大丈夫不为,智者不为。
7.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8.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吁于人。
9.学习上妄自菲薄易让人丧失信心。
10.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读音:shī
[shī]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xìn,shēn
[xìn]
[ xìn ]1.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信仰。信徒。
4.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2”。
8. 姓。
[ shēn ]1. 古同“伸”,舒展开。
2. 古同“伸”,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