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头钉
【拼音】:pào tóu dīng
【注音】:ㄆㄠˋㄊㄡˊㄉ一ㄥ
【结构】:泡(左右结构)头(独体结构)钉(左右结构)
【繁体】:泡頭釘
词语解释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如水泡,故称。也叫泡钉。泡头钉[pàotóudīng]⒈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如水泡,故称。也叫泡钉。
引证解释⒈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如水泡,故称。也叫泡钉。引茅盾《水藻行》:“水车用的茅篷像一些泡头钉,这里那里钉在那些‘带子’的近边。”
网络解释泡头钉泡头钉,拼音pàotóudīng,解释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如水泡,故称。也叫泡钉。
汉语大词典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如水泡,故称。也叫泡钉。茅盾《水藻行》:“水车用的茅篷像一些泡头钉,这里那里钉在那些‘带子’的近边。”
其他释义1.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如水泡,故称。也叫泡钉。
读音:pào,pāo
[pào]
[ pào ]1.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泡沫。泡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灭无常;b.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泡。
2. 像泡的东西:电灯泡儿。
3. 用液体浸物品:泡茶。泡菜。泡饭。泡汤(喻事情或愿望落空)。
4. 故意消磨时间:泡病号。
[ pāo ]1.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眼泡。豆腐泡儿。
2. 虚而松软,不坚硬:泡桐。这块木料发泡。
3. 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泡子。月亮泡(在中国吉林省)。
4. 同“脬”,量词。
读音:tóu,tou
[tóu]
[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读音:dīng,dìng
[dīng]
[ dīng ]1.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2.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3. 督促,催问:钉问。
[ dìng ]1.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
2. 缝缀:钉钮扣。